過年的時候,外麵的氣氛依然不太好,大家這時候也不敢大張旗鼓地置辦年貨或者走親訪友,都夾著尾巴在家老老實實吃點好的就算過年了。
沈家也是如此,今年,幾個兒女都沒回來過春節,是沈家過得最冷清的一個年了。
陶芹就準備了三個菜:紅燒魚、排骨湯跟豆腐白菜,外加包了點餃子。
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陶芹還跟沈青山說:“以前過個年,忙得不得了,提前幾天就要買菜,當天更是腳不沾地,吃飯的時候我都沒胃口。今天挺好的,清靜。”
沈青山跟陶芹碰了一杯:“是啊,你要是不喜歡,以後過年的時候,讓他們自己動手做飯,咱們站旁邊看著。”
“那不行。”陶芹不樂意,“孩子們過年那天都得上班呢,等他們下班再做飯,那得幾點才吃得到。”
沈青山就看著她含笑不語,媳婦明明是心疼孩子,還非得這麼說。
兒女們沒過來,但鄰居們總要串串門的。吃完晚飯後,鄰居孟大媽第一個到沈家,還拎著幾瓶椰奶。
“這是衛華去南方出車帶回來的,味道特彆濃,你們嘗嘗吧。”
鄭衛華跟韓衛民現在歸屬於沈立冬的車隊,都已經開始獨立出車了。
兩人都是重情義的,從心底裡認可沈立冬是他們的師父,逢年過節都會買很多東西給沈家,出車回來也會給沈家帶點特產。
陶芹沒推辭,打開了一瓶嘗嘗:“哎,這可真不錯!跟從前立冬帶回來的不一樣。”
“衛華說是那邊廠子的新品,立冬現在不經常出車了,估計還沒喝過呢。”
說了一會話,孟大媽就回去了,白荷剛生了二胎,這會離不開人。
孟大媽剛走,羅大媽匆匆忙忙上門了。
“陶芹,快跟我走!”
陶芹聽了,連問都沒問,直接出門。
羅大媽先把她帶到了鄭翠花家門口晃悠:“鄭良估計要結婚了,他帶了個姑娘回家吃飯呢!你說對不對,不然誰會帶個陌生人回家過年啊!”
陶芹伸長脖子往屋裡瞧,看不到正臉,人姑娘背對著自己坐呢。
“咱們進去拜個年?”羅大媽提出建議。
鄭翠花看見兩人鬼鬼祟祟的樣子,出來小聲趕人:“不是你們想得那樣的,這姑娘是阿良的病人。我也希望是他帶回來的媳婦啊,可真不是。哎,一時半會講不清,你們先走,等明天我跟你們好好講講。”
哎,真是的,鄭翠花看見兒子帶了姑娘回家,還以為鄭良開竅了。可仔細一看不對啊,這姑娘臉上怎麼還有傷?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鄭良下班路上看見了這個因為被丈夫打逃出來的女人,看她太可憐了,才隨手把人帶了回家。
劉雪梅呆呆愣愣地坐著,她想不通,丈夫怎麼就對她動手了呢?就因為自己做飯的時候隨口嘗了下餃子熟沒熟,被婆婆看見了,說餃子應該讓公公吃第一個的,說她不敬。
丈夫就打了她?
她實在是想不明白,這麼多年的感情,好像喂了狗似的。
“閨女,吃口餃子吧,我包的香菇豬肉餡的,可香了。”
鄭翠花看她可憐,知道她是遇到了難事,貼心地沒有問,隻是一個勁催她快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