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南院,比少林寺主院更加幽靜,甚至有些荒涼。
青苔爬滿石階,瓦縫間雜草叢生,院門上的匾額已經褪色,但“少林南院”四個字仍然清晰可辨。
慧明方丈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院子裡邊沒有陳舊木頭的味道,整間屋子肉眼可見的現代。
“原先的南院早已被完全焚毀,隻留下泥塑的佛像留存。此處重建還是民國時候的事情,隻是香火一直不旺。”慧明輕聲解釋,“寺中僧人也很少過來。”
董峰跨過門檻,目光掃過空蕩蕩的院落。
簡單的磚牆瓦房,正殿灰蒙蒙的古佛表麵斑駁,兩側是幾間偏房,如今都已閒置。
慧明方丈站在殿前,緩緩講述著這裡的曆史:“滿清入關時,少林寺內部分裂。一派主張保全古刹,歸順清廷;另一派則誓死不剃發易服,堅持抗清。”
“當時的方丈為顧全大局,便率領意圖歸順的僧人在少林祖庭迎接清軍,而不願歸順的,則聚在這少林南院之中,自做打算。”
他的聲音低沉,將不願提起的往事娓娓道來:“第二天清軍開到,卻沒有直接上山,反而徑直圍住南院,將這一派的僧人屠殺殆儘,無一人逃脫。”
“殺完人之後,清軍還縱火將南院燒毀,火勢衝天,將和少林南院隔河相望的少林本院中的佛像,都映出了血紅的惡鬼之相。”
“當時一眾僧人們心中驚懼,方丈更是悔恨不已,可為了顧全大局,隻能忍辱負重。”
“雖然最後主院也被劫掠,失卻不少身外之物,但幸而三寶未失,少林寺得以保全。”
“寺裡出了叛徒?”董峰皺眉問道。“不然滿清大軍如何會直撲少林南院大肆殺戮?”
“有可能,但也有可能隻是天數如此。”慧明歎息。“當年清軍不止屠殺了少林南院,少室山中,祖庭之下所有分院,都遭殺戮和劫掠,隻是被全部屠殺還要縱火燒院的,隻有南院。”
董峰沉默片刻,走到佛前,取了三炷香點燃,恭敬地插進香爐,然後雙手一禮,深深低頭。
不是抱拳禮,而是雙手合十。
青煙嫋嫋向上,慧明有些意外:“董施主,此處佛像並非古刹主尊,為何在此上香?”
“不是拜佛。”董峰抬頭,目光越過佛像,望向虛空,“是拜人。”
區區神像,不配讓他低頭尊敬,但是為了漢家文化寧死不屈的僧人前輩,足以讓同為漢家子弟的他低頭彎腰。
直播間內也是一時肅然,“伏惟尚饗”四個字開始刷屏。
拜完起身,董峰的目光一凝,被佛前供桌上的一排泥娃娃吸引。
十幾個憨態可掬的泥塑娃娃,麵目色彩都已經模糊,但是動作靈動,表情討喜,或站或蹲,姿態各異。
董峰彎著腰湊到供桌之前,死死盯著這群娃娃,隻感覺喉嚨發緊,心臟上仿佛壓上了千斤大石,每跳一下,都重重的撞在石頭上。
“這是......?”董峰的聲音微微顫抖。
慧明看了一眼,解釋道:“據傳,當年清軍焚毀南院後,後人重建時,在佛像底座內發現了這些泥娃娃,應該是當年死在此處的僧人所藏,數量一共三十有一。”
“本以為這些娃娃是僧人留下的要緊信息,可娃娃上一無文字二無記號,後人翻來覆去也研究不出名堂,最後隻好放棄,隻是將它們一直妥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