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時霖邊走邊介紹:
“這家店可是有來頭的,最早是宮廷傳下來的手藝。
後來戰亂年代,家裡的老人從北方南下避亂,就在這兒紮了根。
改革開放後才試著開店,起初盤了個鋪麵,後來長輩們上了年紀忙不過來,
就把自家老洋房翻修了一番,改成現在這種私廚的樣子。”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些熟稔:“這裡的長輩和我家有些淵源,
以前我做完手術或是日常吃飯,總愛來這兒解決,做的都是熟客生意。”
正說著,蘇甜和柯時霖走到門口,
便見服務員快步上前,輕推大門側身而立,
溫和的笑容與貼心的舉動,瞬間讓蘇甜有種你是貴客的感覺。
推門而入,前廳的地板鋪著柚木材質,
這種木料自帶溫潤的淺褐色紋理,隨著歲月打磨愈發油亮。
側麵牆邊放置著,原木博古架上錯落擺放著青瓷瓶與枯山水盆景。
步入小洋房的大廳,暖黃燈光漫過複古石膏雕花的穹頂,
將空間切割成錯落有致的休憩區域。
淺米色絲絨沙發圍合著胡桃木茶桌,
搭配藤編矮凳與綠植點綴的角落,
無論是提前抵達的客人,還是等待同伴相聚的食客,
都能在此尋得一隅舒適天地,捧一盞香茗靜候時光流淌。
拾級而上,整座小樓藏著五個私密包間,布局精巧有致。
兩間寬敞的大包間以琥珀金與墨玉綠為主色調,
雕花屏風與琉璃吊燈相得益彰,可容納十餘人歡聚;
三間小包間則采用淺櫻粉與黛青色係,
裝飾著竹簾、博古架上陳列著上世紀的老物件,
營造出雅致靜謐的氛圍,滿足不同賓客的用餐需求。
隨著空氣中混著後廚飄來的文火慢燉香氣,勾得人蘇甜的腳步不自覺往裡探。
柯世霖憑著直男審美,當仁不讓的訂了間淺粉櫻色調的套房。
推開門時,蘇甜眼前倏地一亮,沒想到這柯醫生還有這愛好。
不過這粉色竟沒半分甜膩俗豔,從藕粉牆布到煙粉絲絨窗簾,
搭配米白雕花家具與墨綠盆栽,色調和諧自然,
顯然主人在裝修上頗費了心思。
剛落座,身著旗袍的老板娘便笑盈盈地進來打招呼,順手端上幾碟涼菜。
她鬢邊彆著朵白玉蘭,風韻猶存的眉眼間透著大家閨秀的溫婉,一開口聲音軟糯:
“時霖,這是你朋友啊?怎麼不早說你要帶這麼好看的小姑娘過來,
早知道留一盞燕窩雪蛤的,今天都被訂掉了。”
柯世霖溫和一笑,向蘇甜介紹:
“這是打小看著我長大的青姐,你叫她青姐就行。”
“青姐,這是蘇甜。”
蘇甜彎起眉眼,甜甜的叫了聲:“青姐。”
“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