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去我把媽媽留的房子賣了,錢的事你不用擔心。”
中獎的事情蘇甜打算不和任何人說,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正好她也確實賣了她媽媽的房子,這理由站的住腳。
吳琪正埋頭嗦著米線,她一開始沒太留意蘇甜和趙玲的閒聊。
直到聽見“買房”兩個字,她才猛地抬起頭,筷子懸在半空:
“蘇甜,你要買房?”
蘇甜看著一驚一乍的吳琪,慢悠悠地說道:
“還沒定呢,就是先琢磨琢磨。
還是看價格合不合適,目前就這麼個初步想法。”
吳琪順著話頭問:“那照這麼說,我們之後是要長住在雲南了?”
蘇甜趕緊擺手:
“倒也不是常住。
雲南對我們來說,更像個‘中轉站’,
是累了能回來充電的地方。
你想啊,咱們後續肯定還得跑遍全國拍攝美食,但總不能一直漂著吧!
累了就回雲南歇腳,這裡風景宜人,很適合療養身心。”
“嗯嗯,好的,蘇甜我聽你的。”
吳琪對蘇甜的決定沒有意見,反正她很喜歡現在這份工作,
去哪兒,怎麼安排,她都樂意跟著蘇甜走。
唐朝:終究是錯付了,三個人世界太擁擠,我走還不行嗎。
蘇甜托小院老板幫忙打聽房價。
畢竟是住了這麼多年的鄰裡,老板又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大部分鄰居都是常來常往,論起輩分都沾著點親故。
蘇甜跟小院老板一提這事兒,他立馬拍胸脯。
很快,小院老板就幫蘇甜約了和阿奶的兒子見麵。
早上路過那房子時,蘇甜隻在門口朝著院子大致看了一下。
這會兒跟著老板走進院子裡細細打量,
越看心裡越泛起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蘇甜放空的看著院子的青磚黛瓦、牆角的青苔.......
她仿佛和一個女子一生在屋舍間進行了一場對話,仿佛穿越了時光。
蘇甜眼中閃過一個女人在這裡結婚生子、撫育兒女的身影,
後來孩子們出息了,在外工作,隻留她和老伴守著老屋,盼著逢年過節時的團聚。
她漸漸老去,老伴也走了。
逢年過節回來,孩子們會捎些東西給她,團聚再離開;
她這些年攢下的積蓄,也都心甘情願地貼補給了他們。
也有體貼的孩子,想接她去身邊住,可老人舍不得這老屋,
舍不得院裡這幾棵樹,更舍不得她養的那些貓。
子女們也便不再強求,順著她的心意。
大概中國式的父母與子女,往往就是這樣吧。
有牽掛,有體諒,也有各自的固執與周全,
像屋簷下的藤蔓,纏纏繞繞,透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溫情。
喜歡中獎後,一步一步很踏實請大家收藏:()中獎後,一步一步很踏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