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知聽完說道:“不要氣餒,你現在有什麼想法嗎?”
蘇甜點頭,接著提出了她找本地職工的想法.......
周行知表示了肯定,但也坦言這遠遠不夠。
畢竟他見過太多為了利益和錢不管不顧的人,
蘇甜能想到這些已經不錯了。
隨後,周行知詳細問起那戶人家的果園地址,
蘇甜說了個地址,他了然地點點頭:
“嗯,行,我知道了。”
蘇甜猜不透他這句“知道了”到底是什麼意思,
正想再問,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拿著準備的幾個場景搭建背景圖進來,打斷了她的思路。
等所有事情都敲定好,蘇甜便準備開車回去。
周行知見她近來確實忙碌,也沒有挽留。
蘇甜心有所感,周行知可能要幫自己。
但這事對方沒明說,她也不好追根究底地問。
蘇甜琢磨了一下,又覺得或許是自己想多了,
便不再糾結,回了小院。
因為手續還沒辦下來,裝修隻能先停著,
這兩天工人在清理建築垃圾,
好多後續事宜裝修進度都沒法推進,裝修材料也不確定還送不送。
這事瞞不過薑閔,蘇甜昨天跟他提了,
後麵蘇甜說了自己的想法:找些本地員工來做事。
畢竟他們是外來的,讓當地人去處理當地的事,總歸更妥當些。
薑閔聽了,不由得感歎一句:“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
當場接下了這事。
他在這邊待的時間久,對當地情況熟門熟路,交給他去招人再合適不過。
蘇甜這邊也沒閒著。
楊阿姨家的情況倒是提醒了她,蘇甜心裡清楚:
自己開這個店,或多或少總歸有點影響到鄰裡。
門口這條路不寬,店裡迎來送往的,難免會占些地方。
雖說嘴上說著“沒影響”,
但老街坊們早習慣了清靜,
突然人來人往的,怕是多少會不適應。
於是,蘇甜拉著居委會的楊遠,挨家挨戶地上門拜訪,
給附近的鄰裡都送了些小禮物。
蘇甜暗暗合計:不管人家是“大廟”還是“小廟”,
先誠心拜拜門總是沒錯的,伸手不打笑臉人,
提前打好招呼總比事後生怨強。
還好,這片的居民大多淳樸善解人意。
他們紛紛表示不介意,甚至有人笑著說:
“這裡人多了才熱鬨,咱們這附近擺攤的還能多些生意,
收入說不定都能漲點呢!”
大家大多挺支持蘇甜,事情比蘇甜預想的順利多了。
隻是後續蘇甜又一次拜訪楊阿姨家時,還是出了點岔子。
那天楊阿姨的老公秦叔正好在家,
蘇甜特意過去打了招呼,說明了來意,
沒想到對方果斷一口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