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古方新證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3章 古方新證(2 / 2)

我們立即準備反駁材料,但輿論已經發酵。第二天,學校接到教育部通知,要求對研究經費使用情況進行"例行審計"。更糟的是,合作藥企紛紛來電詢問情況,兩家國際合作夥伴宣布暫停合作。

就在團隊士氣低落時,一位意想不到的盟友出現了——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維爾納教授公開發聲,指出我們的研究"方法嚴謹,結論可信",並強調古代醫藥智慧對現代科學的啟發價值。

"我研究過西藏傳統醫學的免疫調節作用,"他在《科學》雜誌的采訪中說,"程教授團隊的發現與此一脈相承,完全經得起科學檢驗。"

維爾納教授的支持成為轉折點。隨後,中、俄、印三國科學院聯合發表聲明,確認"天鐵"研究的學術真實性。ho宣布將組建國際專家委員會,係統評估這項技術的臨床應用前景。

壓力之下,製藥巨頭突然撤回了部分專利訴訟,同時悄悄下架了那款"革命性抗菌材料"的宣傳資料。程明通過商業數據庫發現,該公司股價已暴跌15,ceo緊急飛往瑞士。

"他們撐不住了。"鄭淮安晃著剛收到的郵件,"看,國際藥史學學會要求我們去做主旨報告!"

七月的成都悶熱潮濕,但實驗室裡熱火朝天。我們正為ho的預評估做最後準備,邊境考古隊又送來一批新發現的製藥工具。其中一件青銅器皿內壁檢測出強效抗結核成分,與現代一線藥物利福平結構相似!

"這不可能是巧合。"林博士反複核對數據,"古代藥師顯然掌握了從天然物質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技術。"

程明提出一個大膽假設:"也許"天鐵"不僅是載體,還是催化劑?就像現代化學中的金屬酶?"

為驗證這點,我們設計了係列對照實驗。結果令人振奮:在模擬古代製藥條件下,"天鐵"確實能促進某些藥材轉化為更具活性的分子結構!

"這就是"煉丹"的科學本質。"趙院士在實驗報告上批示,"古人通過經驗發現了材料科學的奧秘。"

八月初,ho專家團抵達成都。為期一周的評估中,他們實地考察了實驗室、查驗了原始數據,甚至親自參與了重複實驗。最後一天,專家組組長——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勒克萊爾教授握著我的手說:

"程教授,你們打開了一扇被遺忘的寶庫之門。"

評估報告充分肯定了"天鐵"技術的科學性與應用前景,同時建議成立國際監管框架,防止技術濫用。報告發布當日,那家製藥巨頭發來合作邀約,承諾尊重知識產權並共享臨床資源。

"要接受嗎?"程明有些猶豫。

"合作可以,但必須平等。"我指著合同中的關鍵條款,"技術主權必須掌握在公立研究機構手中。"

九月的陽光灑在藥膳館的天井裡,銅鏟在新安裝的防彈展櫃中熠熠生輝。經過半年的風波,研究終於步入正軌:邊境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首篇關於"治瘟丹"的論文在《科學》正式發表,國際合作項目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

程明開發的"藥膳通"app新增了"古代智慧"專欄,係統介紹"四器合製"等傳統技術。讓他驚喜的是,付費訂閱用戶一周內突破百萬,證明公眾對科學化傳統醫學的熱情。

"爸,您看這個。"一天傍晚,程明興奮地叫我到電腦前。屏幕上是一張剛解密的蘇聯時期檔案照片:1962年,一支中蘇聯合科考隊在帕米爾高原發現了幾塊"特殊金屬",照片角落的儀器箱上,赫然印著與"藥師印記"相似的標誌!

"線索又連上了。"我感慨萬千,"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對健康的追求永不停歇。"

國慶前夕,我們收到阿爾伯特博士從瑞士寄來的包裹。除了一批珍貴的中世紀醫書複製品外,還有一張老照片:年輕的阿爾伯特站在西藏某寺院前,身旁是位麵容慈祥的老喇嘛——與我們在日內瓦和邊境遇到的極為相似!

照片背麵用德文寫著:"1938年秋,與尊師貢嘎仁波切於藥王穀外"。

"所以那位老喇嘛可能是..."程明聲音發顫。

"知識的守護者。"我輕輕拂過照片,"跨越時空的傳承者。"

夜深人靜時,我獨自站在藥膳館後院。銅鏟在月光下泛著幽幽青光,仿佛在訴說千年來見證的醫者仁心。師父傳給我的不僅是一件藥具,更是一條連接古今中外的醫藥文明紐帶。

遠處傳來程明與鄭淮安討論實驗計劃的聲音,年輕而充滿朝氣。我望向繁星閃爍的夜空,想起銅碑上刻著的一句話:

"藥如星光,雖古猶新。"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纏錦衾 侏妖滅世之深海魔鳳 苟在錦衣衛吞噬成神 這貓都吞噬恒星了,你跟我說弱? 你是我的救贖之大明星的農村妻 玫瑰與青鬆 玄幻:開局服用合情散,我能夠傷害轉移 貔貅崽進京戰神爹 絕對之門 畢業那天,被迫和輔導員住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