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徐聞懇請皇帝撤銷了那幾個“帶頭大哥”的懲罰,算是挽回了一些好感。
等到朝廷公布,開設農事科舉時,徐聞的聲名更是在農人中口口相傳。
雖然依然會有人說徐聞的“解元”之名得位不正。
但他首次提出農事科舉,給所有“泥腿子”開辟了一條上升渠道,卻是實實在在的。
…………
風波過了沒幾天,到了“旬休”。
顧名思義,就是說朝堂每一旬,十天休一日假,不用上朝。
其他各大節日,也會視情況放假。
剛好,這次“旬休”之後,就是清明節,皇帝特意多放了一天。
等到清明收假回來,又有口諭說皇帝偶感風寒,暫不上朝,又拖了幾天。
到最後實在瞞不住了,百官一數,距離上一次看到皇上,已經有八九天了。
無論任何朝代,八九天看不到皇帝,都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這天上朝,百官已準備開始向禁軍和後宮發難了。
無論如何,必須見到皇上,才肯罷休,否則天下不穩。
結果一進崇政殿。
隻見龍椅上有一顆遊龍珠在懸浮。
龍椅之下,是蔡丞相、史尚書,還有一位將軍,一共3人。
這位將軍,是當初三王爺造反之時,他拚命死守後宮宮門,亦有救駕之功。
是皇上最為信任的禁軍武將。
如此二文一武,再加上皇上從不離身的遊龍珠,百官頓感不妙。
一位禦史硬著頭皮出列。
自從禦史台的頭頭禦史大夫劉方被貶去守金銀礦,禦史台又因為科舉風波,撤職了一位龐奇文。
這在“不因言獲罪”的禦史台,是極其少見的。
剩下的禦史但凡見到涉及到皇帝和張天的事,都心有戚戚,生怕下一個遭殃的是自己。
“蔡丞相、史尚書、龍衛將軍,請問,皇上在何處?微臣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蔡丞相微微一笑,道:“皇上在遊龍珠內有留言,諸位聽了,便明白了。”
說著,蔡丞相、史尚書、龍衛將軍齊齊向遊龍珠拱手:“請皇上開金口。”
這是當初皇帝和三位大臣約定的“語音密碼”,在張天看來,極其中二。
遊龍珠一聽,頓時光芒大作,發出安佑帝的聲音:
“朕有要事,事關江山社稷,隨張公子出外幾天,諸位勿念。”
“朕離開期間,日常事務,由蔡丞相和史尚書二人決斷,軍國大事,等朕回來再說。”
有官員問道:“皇上,請問歸期幾何?”
遊龍珠發出聲音:“未定。”
“這……”百官麵麵相覷。
“皇上,若是你離開十年八年,這朝廷如何運轉?”
遊龍珠道:“若一切順利,一二月可歸。”
“噢……”
百官一陣議論,最後漸漸的又沉默下來。
皇帝不能生育,可謂是天下皆知。
聯想到卓平娶妻,百官自然能夠猜出安佑帝是為了解決生育問題外出。
好在他們知道有張天陪同,倒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隻是,具體去哪裡,除了核心的幾個大臣,知道的人不多。
有些官員能夠猜到是去襄陽城,卻不會傻乎乎地將皇帝行蹤亂說。
甚至有人已經兩眼望天,在猜是不是上天庭,尋求仙翁神醫的救治了。
忽然,有官員叫道:“皇上,您真人可是能夠聽到微臣等人?”
“否則,預留在遊龍珠裡麵的話語,怎會對答如流?”
遊龍珠裡傳來安佑帝的聲音:“哈哈哈哈……果然被你們發現了。”
“這是張公子施展的順風耳之術,可讓朕遠隔千裡,與眾卿家對話。”
“嘩……”百官頓時一陣騷動。
連蔡丞相、史尚書、龍衛將軍三人,都臉色微微一變。
他們也以為是皇上預留下的語音。
之前皇上經常用遊龍珠在後宮傳旨,但凡有點心思的,都早就打聽知道。
沒想到,居然真的存在傳說中的“順風耳”,能夠隔著千裡對話。
幸好自己剛才沒有趁皇上離開,有不當言行。
有官員小心翼翼問道:“張公子,你可在皇上身邊?”
此話一出,崇政殿一片寂靜。
果然,裡麵傳出張天的聲音:“不錯,我在皇帝的身邊。”
“嘩……”百官又是一陣驚吧。
有官員急忙拍馬屁道:“有張公子與皇上一起,臣等就放心了。”
又有官員問道:“張公子,既然順風耳之術有了,想必張公子也會千裡眼吧?”
遊龍珠沉默了一下,傳來張天的聲音:“算是吧。”
“可否讓下官一睹龍顏,微臣多日不見皇上,甚是掛念。”
張天道:“此時不方便。”
張天說的不方便,倒不是指時間不方便。
而是他沒有在遊龍珠上麵安裝攝像頭,也沒有安裝全息投影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