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眉頭緊鎖,坐在車頭上,搖搖晃晃地隨車而動。
當初陰差陽錯,被逼著當了這個“神仙”。
如今,連鎖反應來了。
不但天金國和南安朝對天上、地府深信不疑,連平民百姓也開始建廟拜祭起來。
如今,說自己不是神仙,沒有天庭地府,恐怕都沒人信了。
就算自己意外身死,或者老死在這個時代,恐怕大家都以為是自己塵世緣分儘了,要輪回重回天上。
古代很多名人,例如過海八仙,最後就是這樣安排他們的結局的。
就連白玉蟾老道,後世也有傳說,說他在海南的飛仙崖飛升,留下了兩隻腳印。
雖然有很多百姓隻是跟風,感覺彆人拜自己也要拜,萬一有靈呢?
但很多愚昧的傳統,剛開始隻是跟風,但代代相傳,可能就成了一頑固的枷鎖了。
長久下去,人心愚昧,實在不是張天的初衷。
徐聞見狀,驅馬靠近馬車,道:“仙師,可是煩惱凡人祭拜一事?”
“不錯。”
“仙師,那廟可以用來紀念仙師神跡,又是百姓人心凝聚之所,這是好事,仙師為何煩惱?”
張天道:“易經一開篇就跟我們炎黃子孫說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不管有沒有天庭地府、仙佛鬼神,咱們炎黃子孫自當勇猛精進,不受仙神左右。”
“百姓愚昧,若是事事不主動進取,隻求仙神顯靈,降福於他。”
“長久下去,豈不是害了他們?”
卓平、鐵東、徐聞三人齊聲道:“上仙仙師)慈悲。”
張天沒好氣道:“行了,彆慈悲了,你看看你們,跟那些磕頭蟲有什麼區彆?”
徐聞笑道:“仙師憐憫百姓,這慈悲弟子也沒說錯呀。”
“行了,彆拍馬屁了。”
徐聞問道:“弟子請問,仙師可有法子,讓天下百姓不入廟,不拜神?”
“不能。”張天搖搖頭。
即使到後世,作為世界上有名的無神論國家,又經曆過批孔倒孔、砸神像等全國運動。
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有大批的人會去拜神。
其中不乏高職位、高學曆、高智商的人士,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徐聞道:“弟子有幸拜入仙師門下,知道這天上仙佛和地府的鬼神,未必在意人間之事。”
“但普通百姓不知道呀,總要拜拜,才可心安。”
“既然連仙師都不能杜絕天下人拜神,不如因勢利導。”
“以神靈聚人心,以廟宇集民力。”
“若是使用得當,天下莫不可當,就連強盛的天金國也不在話下。”
安佑帝的馬車忽然傳來聲音:“此策不錯,徐解元想好後寫策論,呈上給朕。”
“呃……”徐聞道,“微臣隻是一個想法,思慮還未周詳。”
安佑帝道:“無妨,此行離回臨安還多有時日,徐解元可慢慢思考。”
張天一聽,好家夥,這都有點政教一體的傾向了。
於是道:“皇帝,此策從長計議。”
“若是以愚民之策治理天下,民愚則國弱,長久下去,天下終會易主。”
“隻有炎黃子孫人人如龍,方可長盛不衰。”
安佑帝沉默了一會,道:“朕受教。”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
但是曆朝曆代的皇帝,要麼不往這個方向想,要麼不肯去做。
都是隻想著讓天下百姓能夠順從統治,極少有皇帝想著提升百姓的綜合素質。
甚至在異族入主中原的時候,還想壓製百姓,讓百姓的識字率越來越低。
以為百姓愚昧就不會造反,須不知這是自掘墳墓。
直到了後世,花了幾十年時間,興建學校、掃除文盲、九年義務、大學擴招等等,培養了大批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