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使用的“四合力”,是四種基本力的集合,但還不是統一場力。
這就類似4名大漢齊心協力,力量很大,但終究還是4個人。
若是把4名大漢的力量融合到一個人身上,那才是質的飛躍。
可惜,統一場的理論至今無人知曉。
甚至四大基本力的下一步,到底是不是統一場都沒有確切的答案。
沒有理論的指導,就不可能突破。
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越來越深,已經不可能像上古時代那樣,隨隨便便就能夠發現一條全新的理論。
牛頓曾經謙遜說過,他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時不時發現一塊光滑的卵石和美麗的貝殼。
若是以此類比。
現代的前沿科學相比牛頓時代,已經需要下潛到深海,才能有所發現。
隨著科學的進步,未來終有一天,即使是最頂尖的科學家花一輩子的時間,才剛剛學到最前沿的理論。
剛畢業就要老死,沒有時間與精力繼續探索新的理論與技術,最終導致科學停滯。
那麼,延長人類的壽命,提高人類的智商,幾乎是必然要走的一條進化之路。
因此,即使沒有傳說中的玄學修真,也會有科學改造、科學進化。
甚至,這兩者會在某一個時刻,以某種奇特的方式完成交彙。
正如傳說中的神仙手段“點石成金”。
張天放下手上的黃金,又拿起另一塊鉛塊。
將鉛塊化為黃金比較容易些,畢竟隻需要讓原子核內部衰變,將多餘的質子釋放出來即可。
如果點的是真正的石頭,難度就大很多。
石頭的元素成分複雜,跟金元素差彆太大,改造起來費時費力,遠沒有鉛元素簡單直接。
不過,張天也隻是覺得麻煩而已,並非不能做到。
掌握四大基本力之後,理論上隻要手上有物質,就能夠轉換成任意一種元素。
甚至可以創造出元素周期表上沒有的全新元素。
元素的劃分主要依據是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又稱原子序數。
原子序數越高,元素越不穩定。
最終會發生放射性衰變,變成更輕更穩定的元素。
張天現在有能力,像搭積木一樣,試驗無數種原子核的組合。
如果有辦法構造一個穩定的原子核模型,那麼就可以超越元素周期表的局限,創造出許多匪夷所思的新元素。
正如鑽石與木炭,都是由同一種碳元素組成的。
但它們的強度與物理性質天差地彆。
張天甚至隱隱感覺到,創造新元素,不但是自己個人修行的方向,也是文明發展的方向。
這種能力在跨越浩瀚宇宙的時候,至關重要。
星際飛行如何及時補充合適的物資與能源,一直是個難題。
有了“點石成金”的能力,哪還用管它什麼成分。
隨便在其他星球上挖幾塊石頭,或者捕捉路過的星際隕石。
隨手一點,說不定就直接變成香噴噴的美味食物,或者飛船所需的燃料。
隻不過現階段改變這麼複雜的成分,還是相當有難度,暫時也沒需求。
張天眼下要製造出的,是自己急需的——強核力物質。
宇宙中最常見的強核力物質,是中子星。
中子星是恒星引力坍縮後形成的極端天體,裡麵的物質,理論硬度要比鋼高100億倍。
這樣的強核力物質放在人類世界,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堅不可摧。
已經遠遠超過雞蛋與石頭,豆腐與鋼刀的差距。
常規物體在強核力物質麵前,簡直如煙如霧,脆弱得幾近虛幻。
除了中子星,還有一個很常見的強核力物質,那就是——原子核。
微觀上,一顆原子核,就是一個強核力物質。
張天想嘗試,能不能用“點石成金”的能力,直接點出強核力物質。
如果成功,那就不需要像之前那樣,運用到核爆級彆的能量轟擊。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製造出任何形狀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