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稍稍感應了一下,除了裡麵的鐵鎳含量較高外,沒有發現太過出奇的地方。
於是,隨手往岸邊一扔。
岸邊這時候已經人山人海,沒有幾百米的空地可供存放。
張天將巨石懸浮在空中等待,下麵的人自發性朝周圍擠出位置。
不過,有幾個狂熱信徒不想離開。
他們跪在巨石下方,高喊道:“仙人,我不走。”
“我願意獻出生命,追隨仙人,永遠不離左右……”
剛喊了幾句,就有人上前,一腳將他們踢倒,硬生生拖了出來。
邊拖帶邊罵道:“自愛者,天愛之。”
“你們敢違背仙人訓誡,哪是什麼虔誠。”
“仙語錄上早有記載,自殘傷身,是拜邪神的方式。”
“還敢阻止神石降落,看我不揍死你丫的……”
周圍的信徒剛開始還不確定應該幫哪邊。
結果一麵金牌從天而降,落到拖人的那個信徒手中。
頓時一片嘩然。
這是仙人認同了他的做法。
眾人一哄而上,將那幾個腦殘信徒又拖又揍,清理出一片區域。
巨石這才緩緩降落,“轟”的一聲砸在地麵。
張天道:“這塊碎片,是我從忒伊亞殘骸上取下來的。”
“誰若是有興趣,可以前來研究,不必像毀神星那樣供奉。”
除了發現“忒伊亞”碎片外,張天又感應到地層深處許多新的結構。人類對地球深處的了解,甚至比星空還要少。
猶如籃球上的細菌,隻能在表麵生活。
對許多地底深處的地質活動,一無所知。
一顆有活力的行星,絕對不能是一顆死透的鐵疙瘩。
持續流動的質地活動,才能促進星球內外的物質交換。
才能孕育出生命,甚至誕生文明。
越是了解,張天感覺宇宙天體的奧秘越是妙不可言。
這對現階段的自己,尤為重要。
自己的境界已經可以捉星拿月——雖然捉的是“行星”,而不是“恒星”。
將來飛向宇宙,若是遇到喜歡的星球,就可以用這等逆天手段,將一顆星球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此一來,就不用考慮“尋找第二個地球”之類的計劃。
若是有需要,自己可以直接締造出第二個地球。
將來人類如果移民星空,估計也是以改造為主。
不可能傻乎乎的,非要在茫茫星空中找一模一樣的“第二個地球”。
不過,星球的自然演化極其緩慢。
張天可等不起。
例如地球,推測是形成於46億年前的冥古宙。
此時地殼尚未完全形成,頻繁遭受隕石撞擊,地質活動劇烈。
整個星球到處都是岩漿,幾乎沒有固態的大陸板塊。
等到整個星球開始冷卻,地殼固化,已經是10億年之後的太古宙了。
彆說10億年了,就算是100年,張天都嫌太久。
就算有捉星拿月的能力,也沒心思耗費幾倍的人生長度,去打造一顆行星來玩。
不過……張天心念一動。
將來橫渡宇宙,恒星係與恒星係之間,飛行時間動輒成千上萬年。
如果一直找不到超光速飛行的方法,倒是可以效仿“流浪地球”,直接帶著一顆星球遨遊宇宙。
到了星際空間,無法從恒星獲取熱量。
那麼,行星自身的熱能,就至關重要了。
一般來說,一顆新形成的行星,自身的熱能能夠維持數十億年。
考慮到人類本身的開采使用,損耗加劇,使用上億年應該不成問題。
如此一來,足夠“流浪地球”飛往銀河係內任何一個星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