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剛才的小意外。
張天不得不先將飛船硬生生蹬回規劃的航線,然後減弱“四合力”,再次感應。
這一次,飛船沒有被牽引墜落。
反而在引力彈弓效應的作用下,越飛越快。
張天順著太陽的引力,層層深入,不斷朝太陽的核心探索。
日冕……色球層……光球層……對流層……輻射層…………
僅僅幾秒鐘的時候,張天已經感應到太陽的核心。
整個太陽,按照科學家的推算,應該是一個龐大的等離子態球體。
比較接近人類日常說的“氣態”。
但這個“氣態”隻是一種狀態,並不代表著物質就一定輕。
在龐大的引力壓縮下,即使是等離子態,也擁有極高的密度。
就像地球上的水銀,雖然是液態,卻比很多固態物質要重得多。
不過,分析恒星並不是張天的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陽的奧秘太多了,短時間不可能全部了解。
張天大概感應了一下太陽的結構,開始集中感悟“引力”。
引力作為宇宙中最基礎的力之一,是整個宇宙的“粘合劑”。
它讓星塵凝聚成天體,讓行星圍繞恒星旋轉,讓宇宙億萬天體運行有序。
力量雖然微弱,作用卻無限遠。
大質量的天體縱使遠在成千上萬光年之外,引力仍然發揮著作用,使整個星係圍繞它運行。
其作用距離,是其他三種力無法比擬的。
要了解引力,自然是在引力效應最明顯的天體之中最容易領悟。
張天心中不斷推演。
試圖借助太陽,找出引力的本質。
除了太陽本身產生的龐大引力,張天隱隱還感應到幾道微弱的引力。
與太陽本身的引力交織在一起,組成整個太陽係的引力結構。
這幾道微弱的引力,自然是太陽係內的其他行星。
張天結合天體物理學的知識,能夠分清哪一道是地球的,哪一道是金星、水星的。
太陽用引力控製著其他行星,其他行星也在用引力牽扯著太陽。
相互吸引,相互交織。
既直接明了,又複雜無比,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張天甚至產生一種錯覺,借助太陽,順著這些引力線,就能夠控製其他天體。
不過,這種感覺隻是一閃而過。
無論是地球,還是金星、水星,張天還沒有狂妄到能夠牽動它們的程度。
倒是一些更小的天體,例如小行星,或者木星上的小衛星。
若是有足夠的耐心,一點一點地改變其軌道,倒是有希望牽引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不過,所要花費的時間,都是以年為單位的。
就像月球,每年以約3.8厘米的速度緩慢遠離地球。
如此龐大的天體,自己就算主動牽引,使之速度快上成百上千倍,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夠將月球拉到自己想要的軌道。
這種雜念一閃而過,張天沒有付之行動。
而是繼續加強感應,捕捉到越來越多的引力線。
除了太陽係的八大行星,其他更小的天體也逐漸清晰起來。
數十條彼此影響的引力線,在張天腦海裡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引力網絡。
張天一邊感悟,一邊試圖尋找尼比魯星的引力線……
很快,飛船以極快的速度掠過近日點,開始遠離太陽。
腦海中的引力網,逐漸模糊。
張天不得不放棄其他行星的引力線,專注於太陽內部。
張天想起自己借助地核磁力,控製地底岩漿的能力。
不知道同樣是感應天體,能不能控製太陽內部的等離子物質呢?
眼看著飛船逐漸遠離太陽,應該安全吧?
喜歡請不要逼我做神仙請大家收藏:()請不要逼我做神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