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才子佳人_龍吟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龍吟三國 > 第8章 才子佳人

第8章 才子佳人(1 / 2)

與蔡琰的相識,宛若天賜的機緣。她不僅是名動洛陽的才女,更是一座行走的智慧寶庫。其才情如皎皎明月,學識似浩瀚星河,每每談及古今興衰、民生疾苦,見解之獨到精辟,常如晨鐘暮鼓,發人深省,令我耳目一新,心潮激蕩。

而蔡琰亦敏銳地察覺到,我雖出身寒微,布衣行囊,胸中卻激蕩著憂國憂民的熱忱,蘊藏著經天緯地的誌向,是一個值得傾心相交的俊傑。

一日,我策馬行至洛陽城外,所見景象令人心碎。斷壁殘垣間,饑民麵如菜色,衣不蔽體,孩童啼哭之聲不絕於耳,亂世烽煙下最沉重的苦難,赤裸裸地鋪陳在眼前。歸城後,我將這人間慘狀沉痛地告知蔡琰。

她聞言,秀眉緊蹙,清澈的眸子裡盈滿了不忍與悲憫,沉默良久,才輕啟朱唇,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羅公子,城外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你我既知此情,若袖手旁觀,豈非有愧於心?”

“蔡小姐所言,字字如金石,敲打我心!”我慨然應道,“我等雖為年輕後輩,亦當以天下為己任。敢問小姐,可有良策解此倒懸之苦?”

蔡琰眸光流轉,沉思片刻,一縷堅定的光芒在她眼中亮起:“羅公子,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然涓涓細流,終彙滄海。我等何不從自身做起?可廣邀洛陽文士,舉辦一場義賣盛會。或捐家藏字畫古玩,或獻新作詩詞歌賦,籌集善款,購得米糧衣物,分贈於城外饑寒交迫之民。雖杯水車薪,亦是點滴心意,或可解燃眉之急。”

“妙哉!此計大善!”我擊掌讚道,“蔡小姐心懷慈悲,思慮周全!事不宜遲,你我即刻分頭行動!”

倡議一出,洛陽文壇為之震動。蔡琰以其家學淵源與才名,登高一呼;我則以其新銳之勢與赤誠之心,奔走聯絡。一時間,響應者雲集,無論是名宿鴻儒,還是新晉才子,皆感佩於這份濟世之心,紛紛慷慨解囊,或獻出珍藏,或允諾墨寶。

數日後,一場彆開生麵的義賣盛會於洛陽繁華處舉行。雅士雲集,墨香四溢。蔡琰親書《憫農賦》一幅,筆力遒勁,情真意切,引得眾人爭相競價;我亦獻出偶得前朝名硯一方,以表寸心。盛會空前成功,籌集錢資遠超預期。

當滿載糧食衣物的車隊駛向城外,看著饑民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我與蔡琰相視一笑,那份並肩為蒼生儘力的默契與滿足,勝過千言萬語。此番義舉,不僅賑濟了災民,更讓“羅業”與“蔡琰”這兩個名字,連同他們的仁心與擔當,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傳揚開來,贏得了廣泛的讚譽與文壇的由衷支持。

之後,我時常前往蔡府拜訪,府內的書齋,成了我們精神交流的聖地。

又一日,我步入書齋,隻見蔡琰正臨窗而坐,手執書卷,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她身上,勾勒出嫻靜優雅的側影。見我到來,她放下書卷,莞爾一笑,宛如幽蘭初綻:“羅公子今日雅興,莫非又有奇思妙想,欲與小女子切磋?”

我亦微笑還禮:“蔡小姐慧眼。近日研讀《鹽鐵論》與《管子》,於國策民生多有困惑,如墜五裡霧中。思來想去,唯有向小姐請教,方能撥雲見日。”

“公子請講。”蔡琰目光清澈,帶著鼓勵。

我便將心中所惑——關於賦稅輕重、農商本末、乃至亂世之中如何安民強國的種種思索,一一傾吐。蔡琰凝神靜聽,時而沉思,時而妙語連珠。她引經據典,剖析時弊,其見解之深刻,邏輯之清晰,常能切中要害,一語道破玄機。從《詩經》的諷喻到《史記》的得失,從天文星象的變遷到地理疆域的沿革,乃至曆代興亡的教訓與治國理政的良方……話題信馬由韁,卻始終不離經世濟民的根本。我們時而爭論,時而共鳴,思想的火花在書齋中激烈碰撞,又奇妙地交融。

蔡琰之美,不僅在於傾世容顏,更在於她胸中那浩瀚如海的知識與洞悉世事的智慧光華。許多困擾我多時的問題,經她點撥,竟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我由衷歎服:“小姐學識淵博,見解卓絕,如暗夜明燈,燭照幽微。能聆聽教誨,實乃羅業三生有幸!”

她微微垂首,頰邊泛起淡淡的紅暈,聲音輕柔卻真誠:“公子過謙了。公子心懷天下,誌存高遠,才思敏捷,每每有驚人之語,發前人所未發,才是真正的當世俊彥,前途不可限量。”

“小姐謬讚,羅業愧不敢當。一介布衣,唯願儘綿薄之力,何敢言俊彥。”我心中暖流湧動,她的肯定如同甘泉,滋養著我奮進的決心。

“公子虛懷若穀,謙謙君子之風,更令人心折。”她抬眸望來,眼波流轉,帶著不易察覺的欣賞。

不知不覺,暮色四合。我起身告辭,蔡琰送至府門。月色如水,灑在青石階上。她立於門前,眸光深邃,似有千言萬語,最終化作一句輕柔的期盼:“今日與公子論學,如沐春風。他日若有閒暇,還望公子常來,文姬願再聆高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心中怦然,鄭重拱手:“能與小姐交流,如飲醇酒,受益良深。羅業必當再來叨擾,與小姐共探學問之海。”月光下,她的身影清麗絕俗,我心中那份難以言喻的悸動與愉悅,久久不散。

頻繁的往來,思想的深度碰撞,讓兩顆年輕而熾熱的心,在亂世的陰雲下悄然靠近。欣賞漸深,仰慕日濃,一份超越知己的情愫,在無聲的交流與默契的眼神中悄然滋長,如春藤般纏繞心間。

時間一長,我們的密切交往,終究引來了流言蜚語。洛陽城中,那些傾慕蔡琰已久的世家子弟、青年才俊,聞聽此事,難免醋海生波,暗地裡對我頗有微詞,甚至不乏詆毀之語。對此,我唯有泰然處之。功名未立,何懼閒言?況且,我赴任無極縣令的文書已下,行期將近。眼下,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與蔡琰相約共赴的熙園樓文學盛會,就在三日之後。

洛陽城中心,熙園樓張燈結彩,盛況空前。這場由文壇宿老發起、京兆尹王允親自主持的盛會,吸引了四方名士雲集。才子們意欲揚名立萬,佳人們盼得一展風華,更有無數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前來品評觀摩,堪稱洛陽文壇一大盛事。

我與蔡琰聯袂而至,一踏入燈火輝煌的熙園樓,便如明珠入室,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我身著青衫磊落,玉帶束腰,一枚溫潤古玉懸於腰間,舉止間既有武人的英挺,又透著儒者的清雅。而她,一襲天水碧雲紋長裙,身姿高挑豐韻,曲線曼妙,如空穀幽蘭。烏發僅以素色絲帶輕綰,更襯得膚光勝雪,氣質出塵。兩人並肩而行,一個英姿勃發,一個清麗無雙,宛如畫中璧人,引得滿堂驚豔,低語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盛會伊始,京兆尹王允大人登台,聲若洪鐘:“諸位高賢雅士,今日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實乃我洛陽文壇之幸事!望諸位才俊,儘展胸中錦繡,以詩詞歌賦,抒懷言誌,共譜盛世華章!”掌聲雷動,盛會正式拉開帷幕。

第一輪:詩詠亂世

首輪由德高望重的太尉楊彪出題:“值此多事之秋,請以‘亂世’為題,賦詩一首,限時一刻!”

題目沉重,滿場頓時陷入沉思,唯聞窗外風聲颯颯。片刻後,才子們陸續吟誦,或悲歎,或感懷,各具風采。

我與蔡琰目光交彙,彼此眼中皆是一片澄澈了然。我率先起身,步履沉穩,行至堂中,朗聲吟道:

烽煙蔽日九州殤,黎庶凋零淚滿裳。

書劍豈甘藏匣櫝?男兒自當騁八荒!

願傾碧血滌寰宇,誓挽天河洗痍瘡。


最新小说: 從拜師陳友開始橫掃無限 極品小道長 成全他和青梅後,我卻成了白月光 和堂妹換親後 忠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