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率領大軍浩浩蕩蕩進入洛陽城。
洛陽城內的百姓早已被連日來的動蕩嚇破了膽,何進與宦官集團的衝突,袁紹等人率西園軍攻入皇城,這一係列事件讓整個洛陽城陷入了混亂。街道上,店鋪大多緊閉,偶爾有幾個行人也是行色匆匆,臉上寫滿了驚恐。
董卓命令手下士兵在城內巡邏,嚴禁搶劫、縱火等行為。他深知要穩定人心,必須先恢複城內百姓基本的生活秩序。同時,他還安排人手清理被戰鬥破壞的街道,修複被損壞的城牆等一些設施。這一係列舉措讓百姓們稍微安心了一些,他們開始試探性地打開店鋪,恢複一些日常的商業活動。
進入皇宮後,董卓首先清點宮中人員。他將袁紹等人趕出皇宮,以“擾亂朝綱”的罪名將他們暫時軟禁起來。對於宮中的宦官,董卓采取了嚴厲的措施。除了已經被消滅的十常侍外,其餘的宦官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他聲稱要清除宮廷中的“穢氣”,隻留下少數忠於自己的宦官。
在整頓宮廷事務的過程中,董卓發現了大量的財富珍寶。這些財富珍寶大多是曆代皇帝積累下來的,也有部分是各地進貢的。董卓看著這些財富珍寶,眼中閃過貪婪的光芒。他命令手下將財富珍寶妥善保管,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利用這些財富來鞏固自己的勢力。
董卓深知,要長久地掌控洛陽,僅僅靠武力是不夠的。在心腹謀士李儒的建議下,開始著手籠絡人心。對於一些在朝中有影響力的大臣,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對於那些他認為對自己有用的大臣,如王允,蔡邕等,他大加賞賜,封官晉爵。蔡邕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董卓深知他的名聲和才華可以為自己增添光彩。蔡邕雖然對董卓的為人有所不恥,但在董卓的威逼利誘之下,也不得不暫時屈服。
對於一些頑固不化、堅決反對自己的大臣,董卓則毫不留情地加以打壓,以各種罪名將這些大臣逮捕,甚至處死。一時間,洛陽城內人心惶惶,大臣們紛紛觀望,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立場。
野心勃勃的他,並不滿足於僅僅掌控洛陽,而是想要更大的權力,甚至想要控製整個漢朝的政權。在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後,董卓決定廢黜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他認為劉協年幼,更容易控製,而且劉協的祖母董太後是自己的族姐,這層關係也讓他覺得更加可靠。
他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同樣是率兵前來,勤王救駕的並州刺史丁原,以及以他為代表的一些官員極力反對,因此董卓對丁原懷恨在心,欲除之而後快。
董卓的謀士李儒,字文優,是一位極具智謀之人。他深知董卓的野心與弱點,在董卓入洛後,便積極為他出謀劃策。李儒認為要鞏固董卓的統治,就必須先消除並州的威脅。
並州的丁原頗有實力,為人正直,不善權謀,他的義子呂布也是一員猛將。
於是,李儒向董卓獻上了一條毒計:以財物寶物和名馬赤兔為誘餌,派部將李肅前往並州軍營,策反呂布。李肅,字令明。是董卓麾下的一員大將,他與呂布也是舊識。為人機智狡猾,善於言辭。
同時間,並州軍營這邊,呂布正在與丁原商議如何應對董卓的威脅。丁原雖然對董卓的野心有所察覺,但他仍然寄希望於朝廷,能夠掣肘董卓的野心。而呂布則認為,董卓的勢力已經十分強大,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而丁原的保守與猶豫,讓呂布感到十分無奈。
之後李肅的到來,讓呂布的內心開始動搖。李肅先是對他大加讚賞,稱讚他的武藝高強,是天下少有的英雄豪傑。隨後,李肅又向呂布展示了董卓送來的財物與赤兔馬,告訴他董卓十分欣賞他的才能,願意與他結為兄弟,共同成就一番大業。
呂布看到這些財物與赤兔馬後,心中不禁有些動心。赤兔馬乃是天下名馬,日行千裡,夜行千裡,其速度之快,無人能及。呂布一直渴望得到這樣一匹寶馬,如今董卓竟然將赤兔馬送給他,這讓他感到十分驚喜。而董卓送來的財物,更是堆積如山,讓呂布看得眼花繚亂。
呂布雖然心動,但仍然有些猶豫。他深知背叛丁原是一件極為不義之事,如果被天下人知曉,他將背負千古罵名。
李肅看出了呂布的猶豫,他立刻勸說道:“將軍,如今董太師已經掌控了朝政大權,天下之勢已定。將軍若能歸順董太師,必能被太師委以重任。而丁原不過是一個迂腐的老將,他根本無法理解將軍的抱負。如果將軍繼續跟隨丁原,那麼將軍將永遠無法在這亂世之中有所作為。”
呂布聽後,認為李肅所言不無道理,丁原的保守與迂腐,確實讓他十分失望。而董卓的勢力十分強大,如果能夠歸順董卓,或許能夠成就一番大業。在經過一番掙紮後,最終決定背叛丁原,歸順董卓。
呂布決定背叛丁原後,便立刻與李肅商議對策。最終決定夜晚去往丁原的營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呂布進入丁原的營帳時,對帳外的親兵說有要事相商,以防涉密,讓其營帳周圍的親兵警戒於十丈之外。親兵不疑有它,全部撤離。
丁原見呂布前來,微笑道:“奉先來了,這麼晚前來找義父,有何要事啊?”丁原對呂布十分信任,毫無戒備之心,兩人相對而坐,氣氛融洽。
然而,呂布心中早已被董卓的利誘所動搖,背叛之意已決。他趁丁原不備,突然起身,眼神中閃過一絲狠辣,猛地拔出腰間寶劍,劍光一閃,直取丁原頭顱。丁原猝不及防,甚至來不及反應,便被呂布一劍斬下頭顱,當場斃命。
隨後,呂布又以丁原想要謀反為名,將並州的軍隊全部收編,歸入了自己的麾下。呂布背叛丁原的消息傳到洛陽後,董卓立刻派人前往並州軍營,正式收編了並州的軍隊,並將呂布收為義子。
董卓對呂布的武藝與能力十分欣賞,呂布的加入,將使他的實力得到極大的增強。而呂布也對董卓的賞識感激不儘,他決心在董卓的麾下,建立一番功業。
然而,呂布的背叛,卻引起了天下人的嘩然。他背負著“三姓家奴”的罵名,成為了天下人眼中的不義之人。但呂布卻毫不在意,他隻想著在這亂世中,憑借自己的武藝與能力,成就一番大業。
收編了並州軍之後,董卓在洛陽再無顧忌,大膽的實施他的下一步計劃。
次日在朝會上,董卓直接宣布廢立之事。以強硬的姿態逼迫大臣們就範。聲稱這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許多大臣雖然心中不滿,但在董卓的威逼之下,也不敢反抗。
隻有少數幾個大臣,如朱儁,盧植等人,堅決反對。董卓對這些反對者進行了嚴厲的打壓,以皇帝之名將他們貶為庶民,甚至流放。清除異己之後,劉協被立為了皇帝,董卓自封為相國,成為洛陽朝廷實際上的掌權者。他以相國的身份,總攬朝政。每天坐在朝堂之上,接受大臣們的朝拜,頤指氣使,不可一世。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董卓還不斷地擴充軍力,下令在洛陽周邊地區大肆招募壯丁。同時,他還從西涼等地調集自己的精銳部隊“飛熊軍”進入洛陽。這些士兵大多是他的族人或者親信,他們對董卓忠心耿耿。
另外,董卓還對軍隊進行了嚴格的訓練。他親自監督訓練,要求士兵們必須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從各地搜羅武器、馬匹等軍用物資,不斷充實自己的軍備。隨著軍力的不斷擴充,董卓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開始有了一統天下的野心。
中軍校尉袁紹忍辱負重,在其叔父太傅袁隗的舉薦下,離開洛陽,岀任渤海郡太守。而左校尉袁術岀任汝南郡太守。典軍校尉曹操刺董失敗逃亡陳留。之後典軍校尉曹操在陳留高舉義旗,號召各地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至此,漢末一場轟轟烈烈的群雄並起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我站在中山的城樓上,眺望著遠方的群山,心中暗自思索,決定加快擴充軍力,以應對典軍校尉曹操,在陳留號召天下諸侯,組成討董聯盟。為拯救社稷蒼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到郡守府,我與誌才等人商議良久,最終采納了誌才給我的建議,首先是招募壯丁,擴充軍力。中山郡地處幽州與冀州交界,人口稠密,民風彪悍。我以太守的名義發布招募令,承諾給予加入者豐厚的報酬和土地。
消息一經傳出,各地的青壯紛紛前來投軍,中山郡的校場很快便熱鬨起來。
“太守大人,今日又有五百餘人前來投軍報名。”張遼興奮的彙報道。
我點了點頭,說道:“好,讓他們先在校場集合,我這就去看看。”
我來到校場,走上高台,環視眾人,大聲說道:“各位壯士,今日你們前來投軍,我羅業深感榮幸。董卓殘暴,禍亂朝綱,導致天下大亂,百姓生在水深火熱之中。我羅業決心起兵討董,為天下百姓求一條生路。今日你們加入我的軍隊,便是加入到了這場正義之戰。我羅業在此承諾,待董卓被除,天下太平,我必封賞各位,讓你們衣錦還鄉!”
眾人聽後,群情激昂,紛紛高呼:“願隨大人,討伐董賊!”
我滿意地點了點頭,抬高雙手說道:“好,從今日起,你們便是我羅業的子弟兵。我會加強訓練,讓你們成為天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隨即我任命張遼,負責訓練新招募的士兵。我還要求士兵們嚴格遵守軍紀,刻苦訓練。
經過十幾日的強化訓練,新招募的軍隊逐漸成形,士兵們的戰鬥力也有了顯著提升。
“太守大人,士兵們已經初步成軍,隨時可以調派使用。”張遼彙報說。
我點了點頭,說道:“很好,由於時間緊迫,新招募的士兵成軍時間短,戰鬥力還有待提升,還要繼續加強訓練。因此,我思索再三,決定由張任將軍調用你部的兩千騎兵,十日後隨我出征!文遠,你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協助軍師誌才先生,留守中山郡。這樣我才能徹底放心。”張遼聽罷,微微點頭示意。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