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盟之日終於到來,陳留城外的校場內,各方諸侯齊聚,旌旗招展,戰馬嘶鳴,一片莊嚴肅穆的景象。
曹操與袁紹並坐於主席之上,兩側分列著袁術、公孫瓚等諸侯,我隨之坐在公孫瓚的邊上。二哥張任坐在我的身後。
曹操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董賊殘暴,禍亂朝綱,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我等齊聚陳留,共同商議討伐董賊,拯救天下百姓。還望諸位齊心協力,共破董賊。”
袁紹起身說道:“孟德所言極是,董卓逆賊,人人得而誅之。我袁家世代忠良,豈能坐視不理?我袁本初願率軍出征,作為表率,為天下百姓討回公道。”
袁術也起身說道:“我袁公路亦願率軍出征,與董賊決一死戰。”
公孫瓚則冷笑道:“董卓殘暴,天下共憤。我公孫瓚願為先鋒,直取洛陽,與董卓決一雌雄。”
一時間,各方諸侯紛紛表態,氣氛熱烈。我見狀心中暗道:田豐所言極是,這些諸侯各懷私心,若無統帥協調,必難成大事。
當下我起身說道:“諸位,董賊殘暴,天下共憤。我等身為漢室臣子,當以天下為己任,共討逆賊。”
曹操見我起身,微微一笑,說道:“羅太守少年英雄,有此壯誌,令人欽佩。請諸位稍安勿躁,此戰先鋒人選尤為關鍵,待我等仔細商議之後再做定奪。既能大家相聚一堂,組成聯盟。應當先選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為盟主。方便統一協調指揮。”袁紹、袁術等諸侯紛紛點頭同意。
袁術起身說道:“既然大家是聯合討伐,總得有個領頭人,統一協調各方行動,否則各自為政,難以成事。”此言一出,校場內頓時一片寂靜。眾人皆知,盟主之位至關重要,不僅關乎軍事指揮,更關乎各方勢力的平衡與協調。
曹操微微一笑,說道:“公路將軍所言甚是,盟主之位,當由德高望重、實力雄厚者擔任。不知諸位心中有何人選?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袁紹微微一笑,起身說道:“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論資曆、論聲望,我袁本初當仁不讓,自以為可勝任盟主之位。我願為天下百姓,討伐董卓,擔此重任。”
袁術冷哼一聲,說道:“四世三公又如何?袁家雖有聲望,但如今實力幾何?我袁公路雖不如兄長,但也有雄兵數萬,足以與董賊一戰。盟主之位,也未必非你莫屬。”
公孫瓚則冷笑道:“這盟主之位,我公孫瓚並無興趣,但若要我聽從袁本初指揮,卻也未必。”
一時間,校場內氣氛緊張,各方諸侯各懷心思,盟主之位的爭奪愈發激烈。曹操心中暗道:袁紹雖有聲望,但袁術、公孫瓚等人皆非易與之輩,若強行推舉袁紹,恐引起內訌,壞了討伐董卓的大事。
當下,曹操語氣心長地道:“諸位,盟主之位,當以天下為重,以討伐董賊為要。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論資曆、論聲望,本初兄確實足以勝任。但盟主之位,還需諸位共同商議,方能服眾。”
袁紹見曹操如此說,心中暗喜,知道曹操已暗中支持自己。他微微一笑,說道:“孟德所言極是,盟主之位,極為重要。我袁本初雖不足以擔此重任。若諸位信得過我袁本初,我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眾望。”
袁術見曹操支持袁紹,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反對。他冷哼一聲,說道:“既然孟德兄如此說,我也無異議。但盟主之位,需以實力為憑。”
公孫瓚則冷笑道:“盟主人選,不可兒戲,若是大家都推舉袁本初為盟主,我也無話可說。為了天下百姓,討伐董賊,我麾下白馬義從,皆是精銳之師,願儘一份綿薄之力。”
曹操見狀,心中暗道:袁術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反對;公孫瓚雖有傲氣,但也知大勢所趨。
當下,曹操微微一笑,說道:“諸位,袁家四世三公,論資曆、論聲望,袁本初將軍確實足以勝任。我等皆是漢室臣子,當以天下為重,齊心協力,共討董賊。若袁本初將軍能擔此重任,我等當全力支持。”
眾諸侯見曹操如此說,心中雖有私心,但也知大勢所趨。當下,眾諸侯紛紛拱手道:“既如此,我等願推舉袁本初為盟主,帶領大家共討董賊。”
袁紹見狀,心中大喜,忙起身說道:“多謝諸位信任,我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眾望。我在此立誓,若我袁本初有負天下百姓,有負諸位信任,天誅地滅。”眾諸侯見袁紹如此說,心中雖有疑慮,也不再多言。
當下,眾諸侯紛紛起身道:“袁盟主請上座,我等願聽從盟主差遣。”袁紹見狀,心中大喜,忙起身說道:“多謝諸位信任,我袁紹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眾望。”說罷,袁紹在眾人的簇擁下,坐上了盟主之位。
盟主之位已定,接下來便是先鋒之位。袁紹坐在盟主之位上,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董卓殘暴,天下共憤。我等身為漢室臣子,當以天下為重。此戰,先鋒之位,極為重要。當由勇猛善戰、智勇雙全者擔任。不知諸位心中有何人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微微一笑說道:“我曹孟德麾下雖有猛將,但論勇猛善戰,智勇雙全者,我以為孫堅將軍當屬不二人選。”
孫堅聞言,心中一喜,忙起身說道:“孟德兄過獎,在下願為先鋒,直取洛陽,與董卓決一死戰。”
袁紹見曹操推薦孫堅,心中暗道:孫堅勇猛善戰,名聲在外。若能得其為先鋒,必能為聯軍,討伐董賊立下頭功。
當下,袁紹說道:“孟德所言極是,我也以為孫堅將軍可為先鋒。不知諸位有何異議?”
袁術冷哼一聲,說道:“孫堅雖勇猛,但我袁公路麾下亦有猛將,不輸於孫堅。若要推舉先鋒,也當由我袁公路麾下猛將擔任。”
公孫瓚則冷笑道:“先鋒之位,當由能者居之。我公孫瓚麾下白馬義從,精銳之師,若要推舉先鋒,也當由我公孫瓚擔任。”
一時間,校場內氣氛再次緊張起來。袁術、公孫瓚皆有私心,不願讓孫堅擔任先鋒。
曹操不慌不忙的說道:“諸位稍安勿躁,先鋒之位,當以討伐董賊為要。若諸位信得過孫堅將軍,我等當全力支持。
孫堅忙起身拱手道:“若諸位信任,在下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眾望。我孫文台在此立誓,若有負天下百姓,有負諸位信任,將粉身碎骨,天誅地滅。”眾諸侯見孫堅如此說,都紛紛點頭同意。
當下,眾諸侯紛紛拱手道:“先鋒請上座,我等願全力支持先鋒將軍作戰。”
孫堅再次拱手道:“多謝諸位信任,在下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眾望。”說罷,孫堅坐上了先鋒之位。
袁紹坐在盟主之位上,環視四周,朗聲道:“既然孫堅將軍已為先鋒大將,大家當全力支持。我等皆是漢室臣子,當以天下為重,齊心協力,共討董賊。”
經過大家商議良久之後,孫堅隨即整頓一萬五千丹陽精兵,準備殺向汜水關。他麾下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猛將,皆是勇猛之輩。
孫堅命程普為前部先鋒,黃蓋為後部策應,韓當、祖茂為左右翼,自己則親率中軍,直取汜水關。
孫堅先鋒部隊出征之時,陳留校場內旌旗招展,戰馬嘶鳴,各方諸侯齊聚一堂,為孫堅送行。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