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退回洛陽的消息傳來,董卓大驚失色。他深知聯軍的厲害,一旦他們攻入洛陽,自己將陷入絕境。董卓急忙召集部下商議對策,眾將皆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謀士李儒站了出來,他沉聲說道:“主公,如今聯軍勢大,洛陽難以久守。依我看,不如遷都長安,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們可以在那裡重整旗鼓,再圖大計。”董卓聽了李儒的話,心中一動。
他深知李儒的智謀,反問道:“遷都長安固然可行,但洛陽乃我大漢東都,若輕易放棄,豈不被人恥笑?”
李儒微微一笑,說道:“主公,如今形勢危急,保全實力才是當務之急。洛陽雖好,但若失了長安,我等將無處可歸。再者,遷都長安並非放棄洛陽,我們隻需將洛陽的百姓和財富遷往長安,聯軍即便攻入洛陽,也無所得益。”
董卓沉吟片刻,覺得李儒的話頗有道理。他點了點頭,說道:“好,就依你之計。傳令下去,準備遷都長安。”
然而,董卓深知聯軍的追擊不會停止,他擔心在遷都過程中遭到聯軍的伏擊。於是,他下令火燒洛陽,將洛陽城中的宮殿、府邸、倉庫等全部燒毀,以此來斷絕聯軍的念想,同時也能延緩他們的追擊速度。
董卓的這一決定,無疑是對洛陽百姓的一次巨大災難。消息傳出,洛陽城中一片混亂。百姓們驚慌失措,紛紛收拾財物,準備跟隨董卓遷往長安。然而,時間緊迫,許多人來不及帶走所有的家當,隻能帶著一些簡單的行李上路。
董卓的軍隊在城中驅趕著百姓們快些離開,同時也在搜刮著城中的財富。一時間,洛陽城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慌亂的人群。老弱婦孺相互扶持,艱難地前行。
一些商人則拉著滿載貨物的馬車,試圖在混亂中保住自己的家產。然而,董卓的士兵們卻毫不留情,他們強行從百姓手中奪走財物,甚至不惜使用暴力。
洛陽城中,哭聲、喊聲、打鬥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混亂的景象。
就在百姓們紛紛逃離洛陽的時候,董卓下令點燃了洛陽城。火勢迅速蔓延,熊熊烈火吞噬了洛陽城的每一個角落。宮殿、府邸、民宅、商鋪……無一幸免。
火光衝天,濃煙滾滾,洛陽城仿佛成了一片火海。百姓們驚恐萬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在烈火中化為灰燼。
董卓站在城樓上,望著熊熊燃燒的洛陽城,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一把火,不僅燒毀了洛陽城,也燒毀了他多年的經營。然而,他彆無選擇,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權力,他隻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李儒站在董卓身邊,望著火海中的洛陽城,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他知道,這一把火,將徹底改變洛陽的命運,也將改變整個天下的局勢。
聯軍得知董卓火燒洛陽的消息後,憤怒不已。他們加快了追擊的速度,誓要將董卓趕儘殺絕。然而,董卓的軍隊在李儒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撤退,他們利用地形和火勢,成功地延緩了聯軍的追擊。在撤退過程中,董卓的軍隊還不斷設下陷阱,給聯軍製造麻煩。
聯軍在追擊董卓的過程中,終於抵達了洛陽。當他們進入城內時,隻見一片狼藉,火勢雖然已經逐漸熄滅,但空氣中仍然彌漫著濃煙和焦糊的味道。
聯軍的將領們站在廢墟之上,望著這座曾經輝煌的都城,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他們深知董卓的暴政給百姓帶來了多大的災難,也明白追擊董卓的重要性。
然而,經過連日的征戰,各路諸侯的軍隊都已疲憊不堪,他們都希望在此休整,不再繼續追擊。
曹操站在廢墟之中,望著遠方的長安方向,心中充滿了堅定的決心。他深知,董卓的暴政必須被徹底終結,否則天下將永無寧日。於是,他決定獨自率部繼續追擊董卓,哪怕前路艱險,哪怕隻有自己孤軍奮戰。
當他回到自己的營帳,召集了手下的將領們。他麵色嚴肅,語氣堅定地說道:“董卓的暴政已經給天下帶來了無儘的災難,如今他雖然逃往長安,但我們絕不能讓他繼續作惡。我決定率部繼續追擊,哪怕隻有我們曹軍單獨作戰,也要將董卓趕儘殺絕!”
眾將聽後,雖然心中有些猶豫,但都被曹操的決心所感染。他們紛紛點頭,表示願意跟隨曹操繼續作戰。曹操見狀,心中稍安,他深知此行的艱險,但為了天下百姓,他必須一往無前。
曹操留下了部分兵力在洛陽,協助其他諸侯維持秩序,自己則率領精銳部隊,迅速向長安追擊。他們日夜兼程,不辭辛勞,一路追擊董卓的部隊。
董卓在撤退的過程中,雖然稍有損失。但依靠李儒的協助,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軍隊。李儒深知曹操的厲害,他建議董卓安排呂布率並州軍斷後,並且設下伏兵,以阻止曹操的追擊。
於是,他下令呂布率領精銳騎兵,埋伏在通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上,準備給曹操一個致命的打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呂布接到命令後,迅速率部為大軍斷後。
他按照李儒的謀劃,選擇了地形險要的山穀作為伏擊地點,這裡兩側山峰林立,中間隻有一條狹窄的通道,非常適合設伏。呂布率領騎兵隱藏在山穀兩側的樹林中,靜靜地等待著追兵的到來。
曹操的軍隊在追擊過程中,一路急忙行軍,疏忽了哨兵的探測,最終還是落入了呂布設下的陷阱。
當他們進入山穀時,呂布的騎兵突然從兩側衝出,如猛虎下山般撲向曹軍。曹軍猝不及防,頓時陷入混亂。隻見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衝在最前麵,他的勇猛無人能敵,一時間曹軍死傷慘重。
曹操見狀,心中大驚,他深知此戰凶多吉少,但仍然指揮著軍隊奮勇抵抗。曹軍的將領們紛紛挺身而出,與呂布的騎兵展開激戰。
然而,呂布的騎兵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曹軍逐漸處於下風。曹操在混戰中險些被呂布的騎兵所傷,幸得身邊的親衛拚死相護,才勉強脫險。
我得知曹操獨自率部追擊董卓後,心中既敬佩他的勇氣,也擔心他的安危。我深知董卓的狡猾和呂布的勇猛,知道曹操此行凶多吉少。於是,我決定率部尾隨曹操,暗中保護他的安全。
我帶領軍隊在曹操之後一路追蹤,當我得知曹操遭遇伏擊的消息後,心中大驚。我加快行軍速度,迅速趕往出事地點,希望能及時救援曹操。
當我們趕到山穀時,曹操已經敗退,呂布的騎兵正在緊追不舍。曹操的軍隊正狼狽地撤退。我見狀,立即下令部隊上前支援。呂布見到有援軍前來,心中一驚,當機立斷命令部隊停止追擊,撤退回長安。
曹操見到我,心中大為感激。若不是我的及時來援,恐怕已經命喪九泉。
我安慰曹操道:“孟德兄,現在董賊的軍隊已經撤往長安,還保存著相當的實力。你我二人恐怕難以扭轉局勢。其他諸侯已經進入洛陽,已無心思再追擊董卓。我看這次諸侯聯盟,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各懷鬼胎,像一盤散沙沒有戰鬥力了。因此我們還是先撤回洛陽再說吧。”
曹操聽罷無奈的點了點頭,長歎一聲望向長安的方向,心有不甘。現在也隻能如此了。隨即與我一同返回洛陽。
這段曆史充滿了血與火,也充滿了英雄們的壯誌豪情。曹操的勇氣和決心,呂布的勇猛,李儒的智謀,都在這段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而我,作為這段曆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深知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改變未來。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