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內堂,叫上甄宓與鄒玉兩位夫人,將徐州之事告知她們。
甄宓聽後,秀眉微蹙,輕聲道:“夫君,徐州之事,關係重大。若出兵相助,我軍雖能保徐州,但自身也會元氣大傷。若不出兵,徐州失守,我冀州也將受到威脅。夫君需謹慎行事。”
鄒玉也附和道:“姐姐所言極是,夫君還需權衡利弊,切不可魯莽行事。”
我點了點頭,心中暗道:“兩位夫人所言皆有道理。我需召集眾將,再議出兵之事。”
於是我命人召集戲忠、趙雲、陳到等眾將,齊聚大廳,我將徐州之事再次說明。
戲忠率先開口道:“主公,徐州乃中原要地,若失徐州,我冀州將會失去一個好盟友。我等當出兵相助,以保徐州,也保我冀州安寧。至於兵力部署,一路由趙雲將軍率領,直奔徐州;一路由我親自率領,作為後援;如此,可保徐州無憂。”
趙雲聽後,拱手道:“軍師所言極是,末將願率軍出征,救援徐州。”
我點了點頭,心中暗道:“戲忠此言有理,既能保徐州,又能保我冀州安寧。我當出兵相助。”於是,我朗聲道:“好!我等即刻出兵,直奔徐州。趙雲將軍,你率軍為先鋒,直奔徐州;陳到將軍,你留守冀州。誌才先生,你負責糧草供應,確保我軍無後顧之憂。我自率主力隨後接應。眾將聽令,即刻準備出兵!”眾將聽令,紛紛領命而去。
我又對太史慈道:“太史將軍,你可先行返回徐州,將我軍出兵之事告知陶徐州,讓他放心。”
太史慈聽後,大喜過望,拱手道:“多謝羅州牧,大人仁義!末將願先行返回公,將羅州牧出兵之事告知陶公。”
五日後,趙雲率軍一路疾行,很快便來到了下邳城外。遠遠望去,隻見下邳城已被呂布軍圍得水泄不通。
趙雲心中暗道:“呂布果然勇猛,我需速戰速決,方能解徐州之圍。”於是,他立刻下令,全軍列陣,準備迎戰呂布軍。
呂布見趙雲軍來援,心中暗道:“趙雲乃羅業麾下悍將,不可小覷。需速戰速決,方能攻占徐州。”他立刻下令全軍列陣,準備迎戰趙雲軍。
兩軍對陣,趙雲挺槍躍馬,衝出陣前,高聲道:“你呂布不仁,趁徐州不備,悍然發動突襲。今日我趙雲在此,定要取你呂布性命,為徐州百姓報仇!”趙雲的信心十足,主要是這幾年的不斷戰鬥,“百鳥朝鳳槍”也煉製大成。自身的武力值也迅速提升至宗師境中期。
呂布聽後,大怒,挺戟躍馬,衝出陣前,高聲道:“你趙雲乳臭未乾,也敢在我呂布麵前放肆。今日我呂布在此,定要取你趙雲性命,為我軍開路!”兩人話音剛落,便戰在了一起。趙雲槍法如靈蛇岀動,靈動飄逸。呂布戟法如猛虎下山,兩人戰得難解難分。兩軍將士見狀,紛紛呐喊助威。趙雲與呂布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趙雲心中暗道:“呂布果然勇猛,武力值應該在宗師境巔峰初期。需速戰速決,時間一長在氣力方麵必然不敵。”於是,他立刻使出絕招,一槍“百鳥朝鳳”刺向呂布。
呂布大怒,挺戟一招“虎嘯山林”刺向趙雲,隻聽見“叮叮當當…”一陣陣巨響,化解了趙雲的進攻,之後直奔趙雲而去。趙雲見狀,急忙閃避,卻被呂布方天畫戟刺中右腿。趙雲受傷後,又接連著使出虛晃一槍微微逼退呂布,然後快速調轉馬頭,退回本陣之中。呂布見狀也沒有追趕,隻是冷哼一聲,直接拉馬回營。
出兵之前,我精心挑選的精銳,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趙雲作為先鋒,率先出發。他武藝高強,智勇雙全,是我軍中的佼佼者。我對他寄予厚望,相信他定能在戰場上為我軍打開局麵。
然而,當我率主力部隊日夜兼程,趕到下邳城下時,卻得知了一個令人揪心的消息:趙雲的先鋒部隊與呂布在城外激戰一場,趙雲雖勇,但呂布武力更勝一籌,趙雲受傷落敗。我心中一緊,呂布,這個天下聞名的宗師境巔武將,其勇猛程度早已傳遍四方,趙雲敗在他的手下,雖敗猶榮。
我迅速安頓好部隊,便趕往趙雲的營帳。營帳內,趙雲正躺在榻上,身上裹著厚厚的繃帶,麵色略顯蒼白,但眼神中依然透著堅毅。我快步走到他的榻前,握住他的手,語氣中帶著歉意:“子龍,讓你受苦了。若我早些趕到,也不會讓你陷入如此險境。”
趙雲微微一笑,搖了搖頭:“主公,呂布武力非凡,我雖敗,但也摸清了他的底細。他武力雖強我一籌,但也是個驕傲自大之輩,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將其擊敗。”
我心中一震,趙雲的話讓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子龍,你安心養傷,接下來的戰鬥,就交給我來指揮。你放心,我定會為我軍以及徐州,討回一個公道。”
陶謙得知我率軍前來支援,心中感激涕零。他親自出城迎接,遠遠地看到我,便快步走上前來,緊緊握住我的手:“文通,徐州危在旦夕,多虧你率軍前來支援,否則徐州百姓不知要遭受多少苦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微微一笑,語氣堅定:“陶公,徐州乃大漢疆土,保護百姓,是我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既然答應前來支援,就絕不會讓徐州被賊人欺負。”
陶謙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帶著我進入城中,準備設宴款待我等。宴會在城中的議事廳舉行,廳內張燈結彩,氣氛莊重而又熱烈。陶謙坐在主位,我坐在他的右側,趙雲坐於我旁邊。左側則是他的幾位謀士和將領。
廳中擺滿了豐盛的酒菜,但此時,眾人的心思都在如何應對呂布的威脅上。陶謙端起酒杯,站起身來,環視眾人,語氣中帶著感激:“今日,我在此設宴,一來是歡迎文通率軍前來支援,二來也是為了感謝各位的辛苦付出。徐州如今陷入困境,多虧文通等義士前來相助。文通的義舉,徐州百姓將永世不忘。”我連忙起身,舉杯回敬:“陶公言重了。我與陶公雖非深交,但同為大漢臣子,徐州有難,我豈能坐視不理。今日我率軍前來,定當與陶公共進退,誓死保衛徐州。”
“陶公,此次呂布來勢洶洶,此人武力非凡,可稱得上我大漢第一猛將。我這次來也隻是帶上了趙雲將軍,軍中可用之人不多,可否向陶公借調一人?”我緩緩說道。
“噢,文通此言坦誠。莫說文通想要調用一人,就是十人百人我也答應。不知文通想要何人?”陶謙急忙詢問道。
“前幾日陶公委派一名小校,前來與我送信。我觀之膽色過人,姓太史名慈。我甚是喜歡,不知陶公可否割愛呀?”
“此事好說,稍後我便安排人,將那位小校招來,為你驅使。”陶謙回複道。
次日清晨,隻見一名白袍小將,手持一柄青色月牙戟,背著一柄黑色大弓,騎著一匹白色駿馬飛馳而來,停在我的營帳之外。
此時我正在校場中間練槍,見到太史慈前來我心中大喜。看到太史慈翻身下馬,迅速向我走來。
太史慈單膝跪地,向我拱手道:“稟羅州牧,屬下接到陶公命令,前來向大人報到。以後我太史慈便追隨於羅州牧麾下了。”
“好好好。東萊太史慈,字子義。不僅使得一手好戟法,箭術也是出神入化。我說的可對否?”我朗聲笑問道。然後伸出雙手托起太史慈。太史慈驚訝萬分,擺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我思索片刻道。“子義暫時為我身邊護衛營統領可好?”。
“一切聽從大人吩咐!”太史慈聽罷欣然接受。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