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諸葛亮輕舟簡從,僅帶隨從數人,乘一葉扁舟,順江而下,直抵江東重鎮——柴桑。與此同時,劉備集團如同精密的機器般高速運轉:襄陽城內,軍民在有序而緊張地撤離,重要物資裝船、裝車;關羽水軍主力已移師夏口江夏核心),依托三江口長江、漢水、夏水交彙處)布防,準備迎接曹軍水師;張飛、陳生等將則負責護送軍民及斷後;石韜、孫乾等人則全力聯絡荊南四郡。
柴桑,孫權行轅。氣氛同樣凝重而微妙。曹操“會獵於吳”的檄文早已送達,字裡行間的傲慢與殺意令孫權寢食難安。堂下,文臣武將分列,主戰主降,爭論不休,聲震屋瓦。
主降派以張昭字子布)為首:“曹操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拒之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水陸俱下,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主戰派以魯肅字子敬)、周瑜字公瑾)為首周瑜尚在鄱陽練水軍,但已密信主戰),但麵對曹操二十萬大軍的威壓,言辭也顯得底氣不足。孫權本人,高坐主位,麵色陰晴不定,手握佩劍,指節發白。降?則基業拱手讓人,淪為階下囚;戰?勝算幾何?江東六郡,能否承受失敗的代價?
就在這僵持不下、人心浮動之際,門吏來報:“稟主公!荊州劉備軍師中郎將諸葛亮,渡江求見!”
“諸葛亮?”孫權眼中精光一閃,“他竟敢來?”
張昭冷笑:“必是為求救而來!劉備窮途末路,欲拖我江東下水!主公萬不可見!”
魯肅急忙道:“主公!諸葛孔明,世之奇才!其此來,必有高論!且聽其言,再作定奪不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啊!”
孫權沉吟片刻,揮手:“請!”
諸葛亮昂然而入,羽扇綸巾,從容不迫,麵對滿堂或敵視、或審視、或好奇的目光,泰然自若。他先向孫權深施一禮:“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將軍高義,今特來拜會。”
寒暄過後,張昭率先發難,言辭犀利,直指劉備屢戰屢敗,窮途末路,諸葛亮輔佐無方。其餘主降派文臣也紛紛附和,極儘嘲諷挖苦之能事。
麵對群儒圍攻,諸葛亮羽扇輕搖,談笑自若。他引經據典,針鋒相對:
反駁劉備“屢敗”:言明劉備仁德播於四海,新野、博望皆以弱勝強,挫曹銳氣!棄新野、樊城、襄陽,乃戰略轉移,非戰之敗!
反駁“窮途”:言明劉備尚有精兵數萬,關張皆萬人敵,更據江陵堅城,背靠荊南,何言窮途?
反駁曹操“不可抗”:直指曹操致命弱點——北土未寧羅業占據北強,馬騰、韓遂在側),舍鞍馬而仗舟楫,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此數者,皆用兵之患也!
諸葛亮言辭如刀,邏輯嚴密,將主降派駁得啞口無言,滿麵羞慚而退。堂上氣氛為之一變。
孫權見諸葛亮氣度恢弘,辯才無雙,心中暗暗稱奇,邀其入後堂密談。
魯肅作陪。後堂之中,諸葛亮洞悉孫權“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猶豫之計”的矛盾心理。他不再辯論,而是直指核心,采用激將之法:
“亮有一言,恐將軍不願聽。”
“但說無妨。”
“曹操擁百萬之眾,此誠不可與爭鋒。以亮愚見,將軍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北麵事之!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拱手稱臣?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孫權果然被激怒:“苟如君言,劉皇叔何不降操?”諸葛亮等的就是這句,正色道:“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皇叔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複為之下乎!”
孫權勃然變色,拍案而起:“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製於人!吾計決矣!非劉皇叔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荊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他既表明了抗曹決心,又對劉備的實力心存疑慮。
諸葛亮心中大定,知道火候已到,開始畫餅:“荊州雖新敗,然關羽水軍精甲尚有萬人,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附操者,逼於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荊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對峙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惟將軍裁之!”
他將孫劉聯盟的前景描繪得無比光明:破曹後,曹操北退,荊州劉備)、江東孫權)勢力大漲,中原三分鼎足之勢即成!這正戳中了孫權內心深處割據一方、成就霸業的渴望!
諸葛亮的話語如同撥雲見日,徹底點燃了孫權心中抗曹的火焰!但他仍需最後一塊砝碼——他最倚重的大都督周瑜的態度!
恰在此時,周瑜星夜兼程,自鄱陽趕回柴桑!這位江東的“美周郎”,英姿勃發,雄姿英發。他甫一抵達,便力排眾議,慷慨陳詞,從軍事角度詳細分析了曹操的四大致命弱點後方不穩、不習水戰、天氣不利、勞師遠征),並斷言:“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進駐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瑜的歸來和堅定主戰的態度,徹底打消了孫權最後的疑慮!他猛地拔出佩劍,狠狠砍下麵前奏案一角,厲聲道:“諸將吏敢複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隨即,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總參謀),儘起江東精銳水陸兵馬五萬對外號稱十萬),籌備糧草軍械,即日開拔,西進與劉備會師!
同時,孫權與諸葛亮達成秘密盟約:
其一:劉備集團承認孫權在聯盟中的主導地位表麵尊奉)。
其二:劉備讓出江夏部分江北據點如沙羨),由周瑜水軍進駐,作為聯軍前沿基地。
其三:雙方水軍由周瑜統一指揮調度,陸軍各自統帥,協同作戰。
其四:戰後,共分荊州:曹操所占之南陽、南郡北部歸曹操名義上),江陵以南及荊南四郡歸劉備,江夏及以東歸孫權部分)。
其五:建立長期同盟關係,共抗曹操。
諸葛亮帶著這份沉甸甸的盟約和江東出兵的承諾,星夜乘舟返回。當他抵達夏口時,劉備已率軍民主力安全撤至江陵,關羽水軍主力也退至夏口布防。得知聯盟達成,江東大軍將至,整個江夏、江陵的軍民,如同在無儘黑暗中看到曙光,士氣大振!
諸葛亮與劉備、關羽、張飛、陳生等人立於夏口城頭,眺望煙波浩渺的長江。遠處,江東水軍的帆影已隱約可見。
“軍師…真乃神人也!”劉備緊握諸葛亮的手,眼中含淚,激動不已。諸葛亮羽扇輕指東方漸近的帆影和北方天際的陰雲,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主公,東風已至!曹操的二十萬大軍,即將在這八百裡長江之上,迎來他們的決戰!
長江的波濤,洶湧澎湃。北岸,曹操的旌旗已出現在視野儘頭,遮天蔽日。南岸,孫劉聯軍的戰船正在集結,磨刀霍霍。一場空前的戰事——赤壁之戰,即將在這浩蕩江麵上,拉開它最波瀾壯闊的帷幕!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