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秦王更命人在驪山建造帝王陵寢。
前者尚可理解,後者卻讓天下議論紛紛。
正值秦王年富力強之際,為何急於修建陵墓?
“莫非他欲昭告天下,不統一六國便赴死?”
“難道這是要逼迫各國拚死一搏?”
眾說紛紜時,秦王卻與孫悟空商議要事。
“孫聖,驪山之事便交給你了。”
孫悟空自信道:“大王寬心,定會將驪山地宮化為一方天地,成為大秦退路。”
嬴政歎息:“一統天下的謀劃太過重要,雖有雄心,卻無十足把握,唯有如此。”
孫悟空安慰道:“大王無需憂心,或許這驪山地宮將來並無機會啟用。”
正言間,忽見一道流光降於鹹陽宮前,一白衣道人現身。
“速報秦王,驪山有急事。”
片刻後,道人入宮。
“參見大師兄,參見大王。”
嬴政驚訝:“王玄,究竟何事?你不是在驪山督造嗎!”
王玄苦笑道:“大王,師兄,驪山突然濃霧彌漫,工匠視線受阻,工程停滯。
即便我這先天圓滿境,也被困其中,實力難展,恐有大能阻撓。”
聽罷,嬴政神情凝重。
“大王,驪山乃驪山老母道場,我們在其地建陵,應先告知主人。”孫悟空猛然憶起師尊所述三界往事,方知驪山老母仍在人間,未開辟新界。
此事出乎意料。
嬴政驚問:“驪山老母?”
孫悟空點頭道:“無妨,大王無需憂慮,我即刻便回。”
話音剛落,他已消失不見。
嬴政轉向王玄,問:“仙宮中的那位對大秦一統天下作何感想?”
王玄眉開眼笑,答道:“啟稟大王,宮中那位早已通曉祖師留下的五千年曆史,深知天命所歸。除極少數執迷不悟者外,其餘皆盼大王早日統一天下。”
嬴政震驚:“祖師竟推演出未來數千年的曆史?這是否會對我的大業產生影響?”
王玄搖頭:“大王勿憂,大王一統天下乃天意所定,縱使神佛也難乾涉。”
稍作停頓,他昂然續道:“即便他們妄圖乾預,祖師與仙宮中的那位亦非任人擺布之人。”
嬴政再問:“那些頑固之徒該如何處置?若他們複出,恐會重蹈上古覆轍,危及我大秦根基。”
王玄道:“大王儘可放心,大師兄已將其困於內天地,他們在大王完成統一大業之前絕不會逃脫。但望大王日後治國時能廣施仁義,善待他國百姓。”
嬴政正色道:“孤銘記在心。”
驪山。
孫衍駕起遁光直抵驪山,隻見山間霧氣氤氳,恍如仙境。
山腳工匠們麵露驚恐,紛紛朝驪山方向跪拜。
孫衍眉頭微皺,拱手高呼:“秦嶺仙宮弟子孫衍求見無當聖母!”
驪山老母,無當聖母的三屍化身之一。
自封神之戰後,她隱居不出,以驪山老母之名行走世間,威名赫赫。
此等秘辛鮮有人知,孫衍也是聽師父提及才有所了解。
言畢,霧氣翻湧,一條清晰路徑浮現其中。
孫衍毫不畏懼,步入其間,拾階而上。
片刻後,孫悟空登上山頂,隻見一座精致的仙宮懸浮於白雲間,一位仙娥前來迎接。
“見過孫上仙,娘娘已在內等候。”
孫悟空:“帶路。”
不多時,孫悟空被引至仙宮深處,隻見一位氣質高貴、容貌秀麗、頭戴金釵的女子端坐其中。
她雖端坐於此,卻讓人感覺如在九天之上,遙不可及,又似大道之化身,玄妙難測。
孫悟空目光一凝,心生警覺。
若非他有破妄金瞳,恐怕連她的樣貌都無法看清,不禁內心震驚。
此人確實與觀音同屬準聖級彆。
孫悟空雖自負,卻不糊塗,拱手道:“見過無當聖母。”
無當聖母疑惑:“看來,我的身份是紫微大帝告知你的?”
孫悟空點頭:“正是家師。”
無當聖母展顏一笑:“原來如此。說到令師,雖未曾謀麵,但我對他頗為欣賞,咱們之間並非毫無共同語言。”
敵人的敵人即是朋友。
顧天對燃燈、鎮壓靈山、屬於截教的他,其實頗為認可。
要知道,截教因燃燈和靈山吃了不少苦頭。
話鋒一轉,無當聖母繼續說道:
“然而,大秦要在我的道場修建帝陵,此事絕不可能。否則,三界之人豈會認為我好欺?”
孫悟空愣住:“聖母,人間之地對你而言並不重要,何不寬宏大量?”
無當聖母輕笑:“寬厚自然可以,但大秦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孫悟空思索片刻:“大秦一統天下後,允許聖母傳教如何?”
無當聖母目光微凝:“你有權決定此事?”
孫悟空點頭道:“秦王應當不會拒絕。”
無當聖母亦點頭應允:“待你帶回秦王旨意,這驪山之地便歸你們所有!”
無當聖母對傳教之事充滿熱情。
即便截教無法重建,她仍希望讓截教以另一種形式重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封神之戰後,若說截教還有未了心願,那必然是重立截教。
然而,這並非易事。
當年,截教因諸多教派聯合圍攻,被打得支離破碎,最終覆滅。
其他教派怎會容許其再度興起?
縱使無當聖母交際廣博,看似人脈深厚,可一旦談及重立截教,這些人定會反目。
如今,秦王在驪山修建地宮,為無當聖母提供了契機。
一方麵,獲得人間認可,立教便有了合法性;
另一方麵,有紫微大帝撐腰,若非公然重立截教,僅創立小教派,旁人亦不會多言。
畢竟,誰都清楚,即便無當聖母成功,也難以再現截教昔日輝煌。
那些教派的阻撓不過是小事一樁,若代價過大,他們自然不會繼續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