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營地後,幾人裹著臟亂的衣裳,拖著疲憊的身體,緊挨著一起沉沉的睡著了。
天光微明,武臨等人被馬隊長叫醒了,
一想到城外郭典的兩萬州郡軍,正散散落落的均勻分布在四門,
“頓時覺得張寶這蠢貨完全不懂兵法。
區區兩萬世家兵而已,昨晚就應趁其立足未穩。
及時出城發起進攻,打破漢軍的圍困,以挽回局勢。”
武臨遙望緊閉的北門,北門位置緊靠博陵。
兩城距離百二十裡,兩天急行軍即可抵達,
但這唯一的支援軍注定是來不了了。
博陵城駐紮有張牛角的三萬黃巾軍。
此時正被公孫瓚和率領兩千白馬義從,以及袁紹五千世家雜兵圍困。
漢軍估計等皇甫嵩的三萬大軍抵達,就會開始攻城。
身邊的黃巾士卒談論到:
“聽說昨晚人公將軍召集各位渠帥商量對策,
但是沒有任何對策,還是決定死守下曲陽城。
想等待張牛角率軍解圍,可博陵城也被圍困,哪裡來的援軍?”
“連普通士卒都知道局勢危急,更何況黃巾軍的高層。
估計張寶是被皇甫嵩打的軍心渙散,連抵抗的勇氣的喪失了。
完全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形勢對我方完全不利啊!。”
武臨感慨道:“真是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
怪不得曆史上的農民軍起義都失敗了。”
圍城的第三天,皇甫嵩率領三萬大軍抵達城外,
安營紮寨後,便召集將領商議攻城的事情。
“大軍連日行軍,士卒們身心疲憊,
等大軍休整一日,明日午時三刻攻城,城破時不留任何一個俘虜。”
郭典問到:“是否先進行招降,畢竟那是十萬人啊!
如果同廣宗般屠城,必然導致黃巾軍拚死抵抗,徒增加士兵的傷亡。”
皇甫嵩堅定答道:
“這些黃巾軍反賊擾亂朝廷安定,禍亂四方。
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導致沿途的百姓流離失所。
無數世家豪族的堡壘傾毀,必須斬儘殺絕一個不留。
以此威懾天下人心,重振朝廷威嚴。”
在座的諸位將領也讚同屠城,畢竟他們平叛就是為了軍功。
反正死的隻是些反賊、賤民,在他們看來黃巾軍皆是白白撿來的功勳。
曹操也率領兩千族兵,一路跟隨皇甫嵩征討黃巾軍,
他震驚的看著大帳內諸將,他們你一言我一句的就決定了十萬人的生死。
前不久廣宗城的留下的鮮血還未乾涸,才多久下曲陽城也要步入後塵了。
一旁的曹仁看著曹操陰晴變幻的臉,本想說什麼就被曹操犀利的眼神製止住。
低頭小聲說道:
“我們隻是來支援的,一切責任和罵名自然有他人承擔。”
這個時候的曹操,還是那一心匡扶漢室,一心為民的忠臣子。
皇甫嵩注意到郭典難看的神色,隨後道出了原因:“
城內有近十萬人,再加上我們的五萬大軍。
十幾萬人的吃喝需要幾十萬擔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