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下令駐紮在代縣的董卓,前往東進解決武臨這夥黃巾軍。
董卓原本是和盧植圍攻廣宗的張角,結果兩人雙雙戰敗。
董卓被貶往太行山對付黑山軍,以此戴罪立功。
此時,正帶著五千人馬與黑山軍對峙。盧植被派往青州。
對付當地的黃巾軍。黑山軍的黃巾軍首領是張燕。
手下聚集了三萬多兵馬。
曹操前往恒山的五千精兵,也被安排共同應對武臨等人。
解決好後顧之憂後,現在就差行軍的糧草了。
“你們把這兩封信交給代縣的董卓,還有恒山的曹操。”
信使接過密信傳達命令。武臨散出數百斥候監視漢軍動向。
先後發現三支信使騎兵,緊隨其後的匆忙離開大營。
隨即把此消息告知了武臨。
武臨得知一支信使前往北麵而去,猜測是與當地的世家豪族求糧。
而前往西麵的兩支信使,暫時還猜不到是去什麼地方。
“繼續監視漢軍動向,有什麼異象立即來報。”
斥候傳回消息重複之前的任務。
此時護送百姓的牧馬等人,距離中山不足五十裡。
他們一旦渡過滱水,就到了高陽。
高陽最著名的世家就是高陽許氏。
高陽許氏是當地的郡望,許攸就是出自高陽許氏。
許氏先祖傳說是,由於堯讓其擔任九州長。
許由竟跑下山洗耳朵許,上乃燧皇,至伏羲,至神農,至高陽,至伯夷之後也。
由此可見高陽許氏的影響力與根基深厚。
除此之外還有溫家、齊家、李家、韓家,五大家族最為出名。
而齊家是源自戰國時期的齊國一脈。
當初的田氏代齊典故,指的就是現在的齊家。
漢代時期,冀州的田氏也在河北。
具體來說,如田豐是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帶)人。
而田承嗣則是平州盧龍今屬河北)。
總體來說,這些世家根深蒂固,妥妥是當地的土皇帝。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幾乎占據當地六成的土地與人口。
武臨與皇甫嵩都按兵不動,雙方也清楚各自的位置以及意圖。
皇甫嵩不願與武臨再次糾纏,導致自身白白損兵折將。
這得不償失的白癡行為自然不會采納。
武臨自知漢軍的強大,能保持平靜的局麵自然樂意見到。
第二天如約而至,時間如流水般川流不息的流淌著。
而生活在世間的人們,如平常時分為活著繼續的使自己忙碌著。
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出各種各樣符合自己利益的借口。
隻為滿足各自的私欲,而創造出來的膾炙人口的警世名言。
不斷的累積被後來人引以為傲,奉為經典流傳於世。
他們把這些行為傳頌為無上瑰寶,也就是後人參考借鑒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