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行一直都是儘量當沈晚澄和顧家眾人的中間人,更是在顧家人麵前,表明了自己事事都會站沈晚澄的態度。
沈晚澄這婚後這段時間,對於顧瑾行如此做的的感受一點點加深,心裡不自覺地就越來越接受顧家。
這是她心裡主動的一個感受,而不是因為結婚,被動地要去接受顧瑾行的家人。
這樣的主動和被動區彆,讓人接受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沈晚澄沒有絲毫因為結婚就有限製的感覺,還是過得很自在。
沈晚澄笑著夾了一隻蝦到顧瑾行碗裡,然後才說。
“你能這樣想我覺得很好,甚至很感激你的理解,不過我真心覺得爺爺給我打電話沒什麼,興許是他覺得你現在都聽我的,給我打電話比給你打電話有用,才給我打的電話。”
顧瑾行心裡覺得沈晚澄可能真相了,不過麵上沒說,隻道。
“反正若是顧家人有什麼做的不對,你直接和我說就是了,不必藏著掖著。”
“行,你看我是藏著掖著的人嗎?我肯定不會給自己找罪受的。”
第二天下午,沈晚澄和顧瑾行一起回顧家。
果然不出沈晚澄所料,顧明謙在飯桌上就似隨意般提起沈晚澄和顧瑾行一起開公司的事。
“晚澄,瑾行,你們現在可真是紅人啊,我和那些老家夥喝茶,大家總離不開說起你倆。特彆是晚澄,那些老家夥都說你命好,旺我們家呢。”
“那也是我命好,能和晚澄結婚。”
溫楠一聽顧瑾行這話,不自覺地看向自己兒子。
發現顧瑾行說了這話一點不覺害臊什麼的,麵色如常。
她心裡嘖嘖稱奇,麵上卻也讚同顧明謙道。
“爸你這話說對了,我現在和那些夫人太太出去喝下午茶,也總提到晚澄,都說是瑾行占了便宜。”
沈晚澄笑著道,“爺爺,媽,你們這樣不遺餘力地誇我,不知道還以為我給顧家做了多大貢獻呢。”
要按老一輩的想法,沈晚澄懷了三個,確實是為顧家做了老大的貢獻。
但沈晚澄從來不覺得她是為顧家生孩子,所以也不覺得她為顧家做了什麼貢獻。
沈晚澄覺得,她首先是為自己生孩子,生的孩子即使有姓顧的,他們也首先是自己的孩子,姓氏並不代表孩子的歸屬。
溫楠也笑道,“你和瑾行夫妻關係和睦這就叫對內能持家,對外還能一起賺錢,內外兼修,可不就是給顧家做了大貢獻。”
“溫楠說的沒錯,瑾行和我說過,不論是東方科技還是東方移動,從項目發起,到涉及到的技術,全是晚澄提起提供的。外人不知道這其中內情,隻當是你們兩人合夥開公司是感情好,瑾行願意讓你參與進來,我們也不好讓你鋒芒畢露刻意澄清,但是我們顧家還得心裡清楚,這些都是因為你才做到的。”
沈晚澄感激道,“謝謝爺爺理解。”
一心隻讀聖賢書的顧衡之完全不懂顧明謙和溫楠在說什麼。
他也是知道現在大哥大賣得十分好,但他沒覺得這事值得自己老子和媳婦這樣誇兒媳婦。
哪有一家人捧著一個兒媳婦的道理。
顧衡之道,“公司經營的好固然重要,但是養好胎,平安生下孩子才是你現在的重中之重。”
顧衡之冷不丁地說出這句話,雖然表麵這話並沒什麼不對。
但沈晚澄聽著心裡莫名就覺得堵。
沈晚澄垂眸夾菜,並不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