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個月過去,漸漸的村民們從各自的親朋好友那裡聽到了一些消息,說是有很多地方的人都已經快要斷糧了。
“聽說了嗎,最近前進生產大隊都快要斷糧了。”
“怎麼沒聽說,我有個親戚就住在前進生產大隊,他們現在一頓就隻能吃個三四分飽,之前養起來的膘眼看著就要餓沒了。”
“可不是嘛,誰叫他們之前敞開了吃的,現在糧食快吃完了,也不知道他們以後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借唄!總得把眼下給熬過去吧,等這一季的糧食收上來了就好了。”
“還這一季的糧食呢,你也不看看他們之前的地都快沒人種了,哪裡還有多少收成。”
“啊?那可怎麼辦?幸好我們生產大隊不像這樣,要不然不得和他們一樣餓肚子啊。”
“是啊,幸好當初我們大隊長有先見之明,沒有讓我們也像他們那樣,要不然我們也得愁嘍。”
“可不是嘛,幸好有大隊長。”
……
又過了幾天。
“唉,我家親戚又來借糧了,再來幾個借糧的,我們家也快揭不開鍋了。”
“是啊,我家也有親戚來借糧。”
“這可怎麼是好,都是親戚的,不借總不能看著人餓死吧,借吧,自己也沒多餘的糧,唉……”
“聽說除了咱們公社下麵的幾個大隊還有糧,其他地方的很多人都到山上靠挖野菜充饑了。”
“天呐,已經這麼嚴重了!”
喬興國聽著村民們的議論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雖然前幾天各地都已經取消了“大鍋飯”的政策,但太晚了,糧食都已經被吃的差不多了,而新一季的糧食卻還沒收上來,這導致全國各地都缺糧。
幸好他之前做了那個夢,讓他提前有了防備。
現在也隻有他們公社還有餘糧,還能讓大家夥兒吃得上飯了。
喬錦溪:深藏功與名!
隻是其他各地聽說了他們還有糧,都紛紛前來借糧,每次他都是硬著頭皮拒絕的,為此他頭疼不已。
不是他不想幫忙,而是糧食是大家的,他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為村民們做主。
經過借糧的事,喬興國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現在各地都缺糧,可見糧食現在有多珍貴。
於是喬興國又囑咐了村民們儘量不要借糧出去,還要求村民們也開始節省著吃。
這次大家夥兒都很聽勸,之前借了糧出去的也不再借了,能吃個九分飽的也隻吃個七八分飽。
就這樣,外麵的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而他們村裡卻是一片祥和,有了糧,心裡就不慌。
就在氣氛越來越緊張時,大家終於盼來了秋收,村裡一片喜氣洋洋,一片豐收的景象。
隻是這份喜悅也隻是充斥在紅旗生產大隊。
其他各地雖然也有收成,但收成並不理想,這也是之前社員們不思勞動,隻吃白飯造成的,這也導致了糧食的減產。
但好歹也緩解了糧食的危機。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困難快要過去時,第二年全國又發生了大麵積的乾旱。
喬錦溪看著被曬得乾裂的土地和被太陽曬的發蔫兒的農作物,滿眼無奈,之前是人禍,現在是天災,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還真是苦啊。
她的空間裡雖然有許多物資,可也救不了全國那麼多的人,再說她又不會瞬移,就是想救也救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