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布置好新家後,便精心挑選了一個吉日準備搬家。
喬家並未大張旗鼓地宣揚,隻是低調地邀請了家裡人,喬錦溪的爺爺奶奶、大伯一家以及喬錦溪的外公外婆一家都收到了邀請,前來參加溫居宴。
到了搬家那天,天還未亮透,一家人就忙活起來了。
喬有糧帶著幾個弟弟把新家裡缺少的一部分打包好的衣物、生活用品和吃飯的家夥什兒一股腦兒地小心搬到借來的牛車上。
村裡的家裡自然得留一部分物件,畢竟他們還是得時常回村裡住的。
一家人趕著牛車就上了縣裡。
第二天是溫居宴,上午時分,親人們陸續到來。
喬錦溪的爺爺奶奶是最先到的,剛邁進家門,爺爺就笑得滿臉褶子,拍著自家老二喬振國的肩膀,欣慰地說:“老二啊,看到你們日子越過越好,我和你娘打心眼裡高興呀,希望你們在這新家裡平平安安,事事順遂。”
奶奶則笑眯眯地拉著喬錦溪的手,慈愛地撫摸著她的頭,眼中滿是疼愛和不舍,因為她以後就不能時常看到乖孫女兒了。
緊接著,大伯忙完了村裡的事情,帶著一家人也來了。
大伯走進院子,徑直走到喬振國麵前,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透著欣慰與喜悅,感慨地說:“振國啊,這麼多年看著你一路辛苦,為了這個家操持,如今能在縣裡有個安穩的家,哥是打心底裡為你高興。”
“你這一路不容易,往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大伯母一進屋,眼睛就開始四處打量,看著布置得雖簡單卻溫馨的屋子,眼中不禁閃過一絲羨慕。
她輕輕摩挲著嶄新的桌椅,嘴裡念叨著:“弟妹這新家收拾得真利落,你們日子過得可真好啊,我看著都眼饞。”
說罷,她不舍的移開視線,笑著走進廚房,和沈玉梅一起忙碌起來。
儘管食材有限,但她們還是想儘辦法,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喬錦溪的外公外婆也隨後趕到。
舅媽要在家裡照顧生病的小侄子,舅舅要上工,所以就隻有兩個老人前來。
外公一進門,看見這煥然一新的房子,嘴裡不住地念叨著:“這新家好啊,都是青磚大瓦房,寬敞又明亮,孩子們在這兒住著,也能就近在縣裡上學了。”
喬錦溪的外婆看到女兒從廚房出來,拉著她的手則徑直走到一邊,眼中滿是欣慰與歡喜:“閨女啊,看到你如今日子越過越好,娘這心裡彆提多踏實了。”
“想當年,你跟著我們可沒少吃苦,現在可算熬出頭了。”
說著,眼眶微微泛紅。
沈玉梅忙拉著母親的手,安慰道:“娘,您彆這麼說,現在我們一家日子好過了,以後也讓您和爹也跟著享享福。”
外婆笑著點頭,轉身和喬錦溪的奶奶嘮起家常,一時間,屋裡歡聲笑語不斷。
眾人一邊嘮著嗑,一邊在屋裡屋外參觀。
爺爺奶奶對每個房間都仔細看了看,連連點頭稱讚。
大伯母參觀時,目光中羨慕之色愈發明顯,她小聲對大伯說:“你瞧瞧人家這布置,雖說沒什麼貴重物件,但看著就舒服,咱也得加把勁啊。”
大伯笑著應和:“是啊,咱也不能落後。”
不一會兒,飯菜上桌,雖然沒有什麼山珍海味,但都是親人們用心烹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