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錦溪接著說道:“家裡有些物件可能會招來麻煩,得趕緊收拾起來。”
“像爹從外地帶回來的西洋物件兒,娘的那些稍微好點兒的首飾,還有哥哥們的外國書籍。”
“像那些有點年頭的老物件兒,什麼舊書、老照片、稍微講究點的字畫之類的,都找出來交給我來保管。”
“還有,那些稍微好看點的衣服,特彆是帶點花色圖案的,也彆穿了,都收起來,換上打補丁的衣服吧,越樸素越好,彆太顯眼。”
說完,全家人便立刻行動起來。
喬錦溪來到母親的房間,幫著母親把那些顏色鮮豔、樣式稍顯時髦的衣服都找了出來。
沈玉梅有些不舍地拿著一件繡著碎花的上衣,摩挲著上麵的花紋:“這些衣服可都是我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真是可惜了!”
喬錦溪摟住母親的肩膀安慰道:“娘,等這陣風頭過了,咱們再穿。”
“現在先收起來,安全第一呀。”
母女倆一起把衣服疊好,然後收到了喬錦溪的空間裡,說不定以後還能再穿。
喬錦溪自己也回到房間,收拾完,從櫃子最底下找出了一件洗得有些發白、肘部打著補丁的藍色上衣和一條黑色的粗布褲子換上。
她看著鏡子中的自己,雖然樣子比平時樸素了許多,但卻多了一份安心。
幾兄弟的房間裡,大哥喬有糧在一旁也趕緊將自己書架上一些可能被視為“小資情調”的外國文學書籍收到一起。
他一邊收拾,一邊對兩個弟弟說:“你們都上點心,小溪考慮得周全,咱們按她說的做,彆給家裡惹麻煩。”
所有人都按照喬錦溪說的去做,將一切會惹上麻煩的物品都收集到一起,統一交給喬錦溪保管,沒有哪裡能比喬錦溪的空間更安全。
做完這一切,他們還去通知了自家的親朋好友,讓他們也跟著照做。
雖然大家都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還是照著說的去做了,因此,為以後避免了許多麻煩。
大家都明白,在這個動蕩的時期,隻有小心謹慎,才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讓這個家能夠平安地度過這場風暴。
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如洶湧的洪流,不但衝擊到了縣裡,連村裡也遭到了無情地衝擊。
原本祥和的小村,瞬間被卷入時代的旋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裡的大喇叭整日不間斷地播放著激昂的革命口號,震得村民們的耳膜生疼。
一些平日裡被視為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隻因家中藏有幾本舊書,或是有幾件稍微精致些的老物件,便被無端指責為“舊勢力的代表”。
年輕氣盛的後生們,在這場運動的鼓動下,變得狂熱而激進。
他們自發組成了“革命小隊”,四處搜查所謂的“四舊”物品。
村裡的祠堂,承載著數百年的家族記憶和傳統,被他們強行闖入,祖宗牌位被砸得粉碎,族譜也被付之一炬,那熊熊烈火仿佛吞噬了整個村子的曆史。
一些家庭也因此陷入分裂,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因對這場運動的看法不同而產生激烈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