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品得顆粒飽滿,您這差距有點大呀。”
可王大嫂卻不依不饒:“錦溪啊,你就通融通融唄,我家孩子等著這工分換糖吃呢。”
喬錦溪哪裡肯答應,一旦開了這個頭,以後將更加混亂,那這副業還搞不搞了。
她嚴肅地說道:“大嫂,這可不行。”
“咱們定好的規矩,大家都得遵守,不然對其他認真準備山貨的村民不公平。”
“要是都像您這樣,咱們這副業根本沒法開展下去,到時候大家都賺不到錢,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王大嫂聽了,雖然心裡還是有些不情願,但也知道喬錦溪說的在理,再加上看到在一邊虎視眈眈看著他的民兵連小隊的成員,隻好嘟囔著把榛子放到了次等貨那邊。
幸好民兵連長派了人過來守著,這才沒讓那些愛占小便宜的村民太過分。
要是沒有這些人維持秩序,恐怕場麵都要失控了。
那些民兵們站得筆直,眼神堅定地看著周圍,一旦有人試圖鬨事,他們就會上前勸阻,保證驗收工作的順利進行。
忙完這事,喬錦溪將收上來的山貨按等級都裝了兩部分。
一部分是要拿去給陳宇的父親陳學兵,人家主動幫了忙,她總要送上一些,讓人家知道將要給員工發放的福利是什麼品質的東西吧。
還有一部分當然是帶去市裡給百貨商店的采購經理的。
這部分山貨她更是精心挑選,每一顆榛子、每一朵野山菌、每一片木耳都經過了她嚴格的篩選。
她深知這次與百貨商店合作的機會難得,這些樣品直接關係到合作能否成功。
所以她不僅注重山貨的品質,還在包裝上花了心思。
她用精美的小盒子將不同種類的山貨分彆裝好,還在盒子外麵貼上了手寫的標簽,詳細注明了山貨的名稱、產地以及食用方法等信息,力求給采購經理留下一個好印象。
挑選好後,喬錦溪指揮著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將這些收集起來的山貨小心翼翼地搬到村裡那略顯陳舊的糧倉裡暫時存放。
畢竟,目前規劃中的作坊還隻是一片空地,尚未破土動工,實在沒有合適的地方安置這些山貨。
喬錦溪簡單卻又快速地解決了一頓午飯,然後一刻也不敢耽擱,匆忙整理好準備帶去縣裡的山貨,便火急火燎地出發了。
與此同時,喬興國也騎著自行車去往鎮上找公社書記。
他心裡明白,村裡搞副業這麼重大的事情,必須得向公社彙報,容不得半點馬虎。
不過,他對此事倒沒有太多擔憂,因為他深知,程書記是個出了名為人正直、一心隻為村民謀福祉的好書記,一定會支持村裡的這個決定的。
喬錦溪一路顛簸,終於來到了縣裡。
她的第一站便是供銷社,這裡是各類物資流通的關鍵樞紐,而且陳廠長也得通過這裡拿貨。
她徑直走進供銷社,找到采購部經理的辦公室,禮貌地敲了敲門,得到應允後推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