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是見風長的,不經意之間就竄了一大截。
再加上趙有財經常在外麵辦事情,總不能來來回回的就那麼幾件舊衣裳。
整個家裡就她做衣服的手藝最好,作為家中長媳,幫不了家裡太多的忙,那就從能入手的地方多做貢獻。
如今的趙建國也沒了以前動不動就打媳婦兒的怪癖了,見自家媳婦兒正在忙著,十分自覺地走到自家媳婦兒身邊,幫著團棉花。
“聽三弟說咱爹明天要去縣裡,這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冷了,這些棉花也得最快時間處理好。往年家裡人到了冬天都沒事做,湊在一起團棉花倒是沒什麼,今年還是花錢請縣裡的師父幫忙彈棉花吧。”
趙建國也是這麼想的,聽自家媳婦兒這麼說也沒什麼意見。
最重要的是,趙建國竟然會說出這麼一番話——
“彈棉花的錢咱們大房出就行了,這點兒小錢沒必要和他們算的太清楚。”
這畢竟不是生意上的事,沒必要親兄弟明算賬。
而且棉被棉衣這種東西又不是年年都換新的,能用很久的。
這麼長時間以來,弟弟們付出什麼也從未找他這個當大哥的要過東西和錢,他也不能乾那種小家子氣的事兒。
趙有財家裡的幾個兒子如今關係是越發親密了。
睡飽了的趙有財剛穿好衣服,就看到孫子孫女都睜著大眼睛從各自的小被窩裡爬起來,安安靜靜的自己穿好衣服。
“天還早呢,你們再睡會兒,等你們娘做好飯會叫你們起床的。”
誰知兩個小家夥竟是齊齊搖頭,“不用的爺爺,我們睡得很好。清晨適合背課文,腦子會很好用的。”
趙有財毫不吝嗇地對著兩個小家夥各豎了一根大拇指。
瞧瞧,根本用不上自己督促孫子孫女上進,人家天生就知道努力。
“爹,我烙了幾張餡餅和油餅,還蒸了一鍋包子,熬了一盆粥,您看您想吃點什麼?”
這會兒趙有財看老二媳婦已經順眼了不少,最開始自己還打算讓二兒子和這個兒媳婦離婚,現在想想還真是改了不少。
“辛苦你了,一大早上要忙這麼多事情。”
該誇還是要誇的,隻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的事,沒必要端著架子起嫌隙。
家和才能萬事興,作為家裡的大長輩總該有些氣度的。
說實話,老二媳婦兒現在看自己的公爹都心尖兒顫,是真的怕。
等到趙有財帶著孫子孫女吃完了早餐,又拿好用油皮紙包好的包子和餡餅,騎著自行車直奔縣城。
幾乎是趙有財的腳剛踏進縣城的家中,下一秒就有人快速從趙有財家門口閃過,直奔公安局方向衝去。
趙有財原本打算先歇一歇喝口水的,一見到屋子裡被紙箱子塞得滿滿當當,就不由有些頭大。
剛誇完家裡的幾個孩子懂事,轉頭就讓他破防了。
這哪是懂事的孩子能乾出來的事?
這麼多紙箱子也不說拆一拆,多占地方啊!
這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嚇一跳。
隻是去黑省轉了一圈而已,這麼多人給自己送禮嗎?
趙有財是記得收了一丁點特產來著,但不至於這麼多啊。
他哪裡知道,有人很聰明,翻了千穗節發給他們的名冊,按照上麵的地址給趙有財從郵局寄了大把大把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