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娜滿臉寫滿疑惑不解,光潔的額頭此刻因困惑而微微皺起,形成幾道淺淺的紋路。
她的眼神露出明顯的不滿,那目光在質問林梅朵,語氣帶著幾分嚴厲,說道:
“你怎麼能這樣呢?”
“咱們此刻討論的可是工作室至關重要的投資策略,這關乎著大家的切身利益。”
“在這種時候,本應心平氣和地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出最佳方案,可你卻一上來就出口傷人,這合適嗎?”
她實在難以理解林梅朵為何突然表現得如此情緒化,畢竟在工作室這個緊密協作的團隊中,和諧有序的討論氛圍是做出明智且正確投資決策的基石。
任何無端的衝突都可能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破壞這種良好的氛圍,進而對大家的利益造成負麵影響。
“是啊,我的大表哥跟你有仇啊!”
楊芊芊同樣是滿臉的困惑,她明亮的眼睛睜得如同銅鈴一般大,眼中滿是純真的疑問。
對林梅朵這般過激的行為感到匪夷所思。
她歪著頭,那模樣像極了一隻好奇的小鹿,語氣中帶著一絲委屈,和深深的不解,道:
“大表哥一直兢兢業業,為了工作室的發展儘心儘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家好。”
“你這樣毫無緣由地針對他,反應如此奇怪,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呀?”
“我真的想不明白。”
在她單純的認知裡,大表哥歐陽三峰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人品,都無可挑剔,林總的行為實在讓她難以理解。
林梅朵當然覺得自己手握無可辯駁的重大理由,故而理直氣壯。
她揚起下巴,臉上帶著一種自信到近乎自負的神情,眼神中閃爍著篤定的光芒,語速稍快且語調略高,急於讓所有人都認同她的觀點,道:
“你們難道沒留意到明後天要開一場至關重要的大會嗎?”
“大會上必定會宣布重大決定啊!”
“這可是如假包換的重大利好消息,一旦公布,就如同給股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必然會推動股市迎來一波大漲。”
“你們居然對此毫無察覺,還在這兒盲目地聽他的話,居然相信股票還會跌下去。”
“你們能不能靜下心來,理性地用腦子好好想一想,在如此重大的利好麵前,股價下跌這種事怎麼可能發生呢?”
“簡直是天方夜譚!”
她一邊說著,一邊眼神犀利地掃視,那眼神在責怪大家的無知與短視,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強硬態度,好像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就是絕對正確、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
她講的話乍一聽似乎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沒什麼破綻,歐陽三峰心裡其實也暗自期望她的話能夠成真。
畢竟,在股市這個充滿機遇與風險的戰場上,每一個參與者都懷揣著股市上漲、獲取豐厚利潤的美好願景,他自然也不例外。
但他畢竟是在股市中摸爬滾打多年,曆經無數次市場起伏,積累了豐富經驗且具備深厚專業知識的資深人士。
他深知股市絕非簡單的線性運行,其背後涉及到複雜的經濟規律、資金博弈以及人性因素等多方麵。
股市上漲絕非僅僅依靠一則利好消息就能輕易推動,它需要強大且持續的資金流作為堅實支撐。
目前市場成交量已經呈現出過度放大的態勢,從過往漫長的曆史數據,以及市場運行的內在規律來綜合分析,後續幾乎不可能再持續維持兩萬億以上的成交量。
所以,在他看來,必須要秉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就市論市,依據當下市場的實際情況,包括成交量、資金流向、宏觀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來全麵且深入地判斷市場走勢,而絕不能僅僅憑借一則利好消息就盲目樂觀,陷入思維誤區。
林總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在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性的股市中,任何看似重大的利好消息都有可能在瞬間發生逆轉,轉變為大利空。
那些在資本市場中嗅覺敏銳、經驗豐富的機構主力以及實力雄厚、掌控大量資金的遊資大佬往往會抓住這個機會,巧妙地利用市場情緒。
在大利好消息公布,市場一片歡騰,投資者熱情高漲之時,他們便悄然出貨。一旦他們大規模拋售手中囤積的股票,市場的供需平衡將會被徹底打破。
失去強大買盤支撐的股價必然會如自由落體般大幅下跌,隨後便會陷入一波漫長而令人沮喪的下跌趨勢。
回顧今年24年的行情,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就像10月8號那次重大利好公布後,市場短暫高開,給人一種上漲的假象,但隨後便迅速低走,如同坐過山車一般,最終形成一波讓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的下跌行情。
還有後麵11月出現的一係列大利好消息,每次都是如此,利好公布時股市高開,但緊接著便急轉直下,讓滿懷期待的投資者們大失所望。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反複警示著人們,不能僅僅被利好消息的表麵所迷惑,而忽視了其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市場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歐陽三峰心裡十分糾結,反複權衡著要不要跟她們把這些複雜,且微妙的市場情況,以及潛在風險詳細地闡述清楚。
但他心裡很明白,在沒有實際行情驗證之前,即便自己費儘口舌,將其中的原理和風險分析得頭頭是道,也很可能會被大家認為是危言聳聽、故意製造恐慌、騙人的話。
畢竟,人人往往更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很容易陷入盲目樂觀的情緒中。
隻有等到事實真正發生,大家被現實狠狠打臉的時候,他們才會如夢初醒,相信自己的判斷。
可到那個時候,恐怕大家已經在股市的跌宕起伏中遭受了慘重的損失,財富大幅縮水。
而人在遭受巨大虧損的狀態下,往往會陷入一種自我保護的情緒中,內心充滿焦慮和懊悔,很難再冷靜地傾聽所謂的真理。
想到這裡,他無奈地選擇了沉默,隻是暗自歎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盲目樂觀而遭受太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