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電筒燈光的照射下,王天看到了非常匪夷所思的一幕。
他看到的是一座麵積很大的“金字塔”型建築,腳下是平坦的岩石大平台。
這個平台有一個籃球場一樣大小,全部用巨大的岩石砌成。
岩石大小一致,排列整齊,就像是人們裝修房子的地板磚一樣,每塊岩石足有五百公斤重,每塊岩石之間的縫隙極小,插一張紙都困難,接觸麵非常光滑、平整。
這個平台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樣高大,隻是塔頂是平的,沒有塔尖。平台四周黑乎乎的,看不到任何東西。
王天信步走到平台的邊緣,往下一看,更是震驚不已。
下麵似乎是一座小型城堡,隱隱約約看到了街道和高低起伏的房屋。
王天大為震驚。
原來這個山洞裡邊麵積這麼大,完全是中空的,就像自己在“神農架”裡的“天源秘境”一樣的構造。
難道這裡也是一個“秘境”?
再看看自己站立的地方上麵,似乎是地下城堡連通外麵世界的一個“通氣孔”,或許還不止一個“通氣孔”,隻是自己沒有發現而已。
王天靜立思考了一會,正要縱身躍下平台,忽然聽到一陣“悉悉嗦嗦”的聲音響起,平台一邊突然露出了一個腦袋,兩隻眼睛在燈光的照射下像兩個大燈籠一樣,發出幽藍色的光芒。
王天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大蜥蜴,血盆大口張開,那頂端開叉的大舌頭伸來伸去,就像是一條巨型皮帶在甩動一樣。
它慢慢的爬上平台,移動著碩大的身體,四肢粗壯得像城市立交橋的大柱子,每走一步似乎能把平台都震動起來。
這隻大蜥蜴看起來至少有四五噸重,儘管看起來有些笨重,可是一旦搏鬥起來卻會凶猛異常。
王天趕緊從“空間戒指”裡掏出長劍,拉開架勢準備跟它決戰。
隻見大蜥蜴身體往後一縮,猛然朝著王天撲去。
夾帶著一股狂風,長舌“啪”的一下閃電般吐出,顯然想一下子把王天卷到嘴裡。
王天急忙往旁邊一閃,順勢閃電般的一劍向那散發著腥臭味的長舌頭削去。
隻聽“噗”的一聲,長劍劃過,那巨型長舌一下子被斬為兩截,頓時鮮血四濺如噴泉一般。
那蜥蜴吃痛,頭一甩,身體迅速轉動,那粗大的尾巴“呼”的一下就朝著王天掃了過來。
以大蜥蜴的雄壯身體,其尾巴的掃動力度足以撼動一個小山頭,如果被它掃中,定然會粉身碎骨。
王天身子一縱,輕盈的飛躍到空中,靈巧的躲過了蜥蜴的進攻。
一招落空,大蜥蜴連忙扭動身體,抬頭盯著王天,憋足了勁朝王天猛然打了個“噴嚏”,那粘稠的液體像利箭一般“射”向王天。
蜥蜴不會吼叫,它表達憤怒的方式主要是甩頭、吐舌、擺尾、打噴嚏和前肢拍打,現在已經用了四招,就剩下前肢拍打了。
王天在空中急忙一個橫移,躲過它的“噴嚏”攻擊,然後快速降落,舉劍朝蜥蜴的尾巴砍去。
隻聽“咣咣”兩聲,長劍跟鱗片相擊,發出刺耳的聲音,卻絲毫沒有傷及蜥蜴的身體。
大蜥蜴的鱗片像精鋼盾牌一樣,根本砍不進去。
一人一獸大戰了十幾個回合,誰都不能傷到對方。
王天一時興起,運起內力用“隔山打牛”招數狠狠的朝蜥蜴猛“轟”,可惜仍然沒辦法重傷它。
這隻大蜥蜴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任憑王天怎樣攻擊都不能傷及它的性命。
這隻大蜥蜴不知道修煉了多久,如果以人類的功力比擬,應該是達到了大武師高階水平。
王天忽然想起了“空間戒指”裡那杆在秘境中獲得的遠古“神槍”,連忙從“空間戒指”裡取出,手握“神槍”猛然向蜥蜴的頭部紮去。
蜥蜴本以為王天拿它已經沒有辦法,眼看“神槍”刺來,它竟然沒有刻意躲開,隻聽“噗”的一聲,槍頭深深的刺入它的頭部,頓時鮮血四濺,大蜥蜴趴在地上再也不能動彈了。
還是這杆“神槍”威力巨大,一槍下去就結果了這隻超大的蜥蜴。
王天用足全身力氣,把大蜥蜴的身體翻轉,肚皮朝上,又拿過長劍“唰”的一下劃破蜥蜴的肚子,伸手扒開肚皮,直接取出“獸丹”,用掌風把“獸丹”吹乾,隨手丟進了“空間戒指”裡。
靈獸的“內丹”可是一件寶貝,蘊含“元氣”精華,對於修煉者來說,是難得的“補品”,如果享用,對功力的提升幫助很大。
經此一戰,王天意識到這個秘境很不簡單,跟以前在華夏遇到的秘境不太一樣。
環境不一樣,建築不一樣,就連看護秘境的“神獸”都不一樣,這也許就是不同國度、不同曆史、不同傳承的結果吧。
稍微休息了一會後,王天決定繼續探尋秘境。
他從平台上一躍而下,飄然落到了下麵的城堡裡。
城堡不算太大,街道也不寬,路麵全是用岩石鋪就,街道兩邊的房屋都是單層,竟然也是用岩石建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順著街道走了半天,王天忽然發現這裡的街道像個迷宮,曲曲彎彎,繞來繞去,似乎沒有儘頭。
再走了一會,他感覺自己竟然迷路了,既分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出口。
沒有辦法,他隻好縱身躍起,在半空中觀察地形。
隱隱發現這些街道和房屋竟然組成了一個特彆的陣法,而這個陣法是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陣法。
隻見陣法的布局很像是一隻巨大的烏龜,那縱橫交錯的街道就像是烏龜背上的紋路,一個個“六邊形”緊密相連,又像是一張巨大的網,任何外物進入都逃不脫這張網的籠罩。
王天仔細回想著《神門秘笈玄術》裡有關“陣法”的記載,似乎有一種十分罕見的陣法叫作“龜象陣”。
這個陣法之所以特彆,是因為在華夏古老陣法記載裡從來沒有出現過,表明這個陣法應該不屬於古代華夏本土的發明,而應該是華夏文明之外的產物。
雖然在華夏傳承文獻裡沒有記載,但其陣法原理和陣法布局萬變不離其宗,仍然具有古老華夏文明的痕跡。
如此看來,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有了華夏文明跨大陸、跨洲際之間的交流了,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