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淳於跳下田埂,跟著也翻了幾塊地的積雪。
積雪下的麥苗基本區彆不大,間距均勻,苗壯而根深。
在雪地上擦乾淨手,跟著老李往回走:“你們收獲的時候,主要靠人工還是機器。”
兩百二十畝地,光靠他們六個成年人,平均一人一天一畝五分地,那得割到猴年馬月。
春收也是春種,大家都在忙著搶收,哪有時間給你慢慢收。
再說到手的糧食,要是一場雨下來,發芽了那更完了。
薑淳於這麼問,也是因為她剛才在院子裡根本沒看到機器,彆說收割機這些,連拖拉機都沒有。
“當然是人工。”
老李也頭疼,秋收因為畝產高,農學院組織了學生來幫忙搶收的,就這樣還是花了十來天才全部進倉。
明年春收,麥子的產量如果一般,農學院的學生肯定不回來,到時候就靠他們幾個,哭都沒地方哭。
再說,也不能一直都指望農學院那群學生。
現在的東風zkb係列雖然已經在63年問世,不過他們這兩百多畝地想弄一台這種大型機器,根本不可能。
“那我怎麼記得小七說你們有機械。”
小七信誓旦旦給她保證,他爹說了,隻要他把地種好,要什麼機械都有。
提起這個老李和小張就有一肚子話說:“本來老首長是給我們弄了一批機械的。”
其中有聯合收割機,還有東方紅拖拉機。
後來,當然是東西弄到了,卻沒運到這裡來。
半路,就被人搶了。
人乾的事?
根本原因還是小七的實驗田太少,哪怕你畝產超過千斤,那也隻是二十萬斤的收獲。
和那些大型農場比,根本沒有可比性。
老首長就算再有本事,也總有幾個對手,他總不能為了兒子,什麼都不顧吧。
最後,老首長隻給林小七再弄個拖拉機,而且還是欠著的,得等明年四月才能到手。
“誰搶的?”
老李擰眉,欲言又止,小張年輕,卻是不管不顧。
“李福軍。”
“李福軍是誰?”
李福軍也是大院子弟,他比小七大十二歲,早些年遊手好閒沒乾過什麼好事。
這些年據說是浪子回頭了。
林小七創造了畝產千斤的神話,也不知道怎麼就刺激到了李福軍,轉頭,他就在離馬頭村不遠的村子圈了一萬畝實驗田。
“一萬畝?”
這李福軍是瘋了嗎?
一個村子才多少地,他直接就圈了一萬畝,這個村子裡的老百姓還吃不吃飯了?
再說這個時候圈了一萬畝地做實驗田,他就不怕槍打出頭鳥?
除非,他家就是那杆子槍。
薑淳於:“李福軍的親爹和老首長有仇嗎?”
不然一個大院子弟,何至於這樣,種地又不是彆的,誰都能畝產超千斤,那老百姓也不至於到現在都吃不飽飯。
小張搖頭:“沒仇,不過之前一直不對付,還沒到有仇的地方。”
那就還是有仇,不過因為都是身居高位,所以沒撕破臉。
薑淳於還是不解:“他這麼高調,就不怕被人套麻袋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