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山住的是火奴魯魯離碼頭最近的棚戶區,這裡混雜著各國偷渡來的黑戶。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靠出海捕魚,或者在碼頭扛貨生活。
當地政府對這一帶管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
港口的活又臟又繁重,他們需要這些廉價的勞動力,來幫助港口發展。也需要這些廉價的勞動力,填補工業生產上,一些辛苦工作崗位的空白。
隻要是不出大亂子,當地政府基本上對這一片都處於放任狀態。
在利益的驅使下,自然會有人儘心儘力地替政府來管理約束這些人。
李大山領著媳婦閨女,帶著新認的表小姨子,還有表侄子表侄女,一路春風得意地往回走。
邊走邊和陸超雲幾個介紹周圍的環境,哪裡是菜場,哪裡可以坐到去市區的車,哪裡可以去海灘撿退潮後留下的海貨。
還有這一片棚戶區,誰是真正的老大,都有哪些勢力在裡麵攪和。
其實李大山來了也不過一年多,他所知道的,也知道漂浮在表麵的東西。
但是就這些,已經足夠他們這群小人物在這片棚戶區很好地活下去。
等到走進棚戶區,薑淳於眼前立刻閃現阿三哥家最大的貧民窟,和這裡幾乎沒什麼區彆。
遠處高樓林立,城市的繁榮好像就在眼前。
而麵前,大片的鐵皮屋、木板房,挨挨擠擠形成一片巨大的棚戶區。
海邊經常起海風,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
遇到那種特大龍卷風,像這種簡陋的木板房,連根基都不給你留。
但是也奇怪,這一片,估計是地勢低窪,形成盆地的原因,就算龍卷風過境,也很少能摧毀這一帶的木板房。
長久下來,這一片的木板房越搭越多,人也越住越擁擠。
唯一讓薑淳於幾人感到慶幸的是,這一片棚戶區離碼頭很近,應該是有人管理。所以隻看到擁擠和雜亂,卻沒阿三哥家貧民窟的那種臟亂和臭。
李大山指了路邊的一排略微看上去還有點樣子的房子介紹:“這一片叫前街,吃的喝的這裡都有的賣。你們需要買什麼就去這一家趙記雜貨店,他家什麼都賣。趙老板老家也是廣省的,不過他家早拿了當地的戶籍。”
說到趙老板全家拿到當地的戶籍,李大山是羨慕的。
就是因為趙老板有當地的戶籍,所以他才能在前街開這麼大一家雜貨鋪子。
要是他和妻兒也能拿到當地的戶籍,他就可以帶著兒子媳婦去城裡的工廠上班。
怎麼都比碼頭扛貨強。
李大山領著姑侄三個往裡走,時不時地還和章魚搭幾句話。
章魚不是廣省人,但是他老家的口音和廣省區彆不大。
後期在隊裡又跟著練過一段時間,他一會帶著家鄉口音的普通話,一會家鄉話,絲毫沒讓李大山察覺出不對。
薑淳於不會說廣省話,聽也勉強。
在陸超雲嘴裡這個侄女就是個啞巴,也不是不會說話,就是從小和啞巴差不多。
要想演個啞巴不容易,但是演個和啞巴差不多,聽力正常不愛說話的,薑淳於是沒問題的。
好在在火奴魯魯這裡,到處都是陌生人,各國語言摻雜,薑淳於和啞巴也沒什麼區彆。
唯一的區彆就是英語她能聽懂,還能說,但是誰和你說,你一個住貧民窟木板房的黑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