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邊多房間,為什麼不便宜點讓那些貨艙的人住呢。”
和大家熟悉了,薑淳於說話也變得直接起來。
反正她的人設就是這樣,也沒人覺得她的話有什麼冒犯的地方,就是有,看在她有本領還和少東家交好的份上,也能忍。
薑淳於見大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直接找阿德。
和自己年齡相仿的薑淳於說話,阿德明顯平易近人的多:“沒這個規矩啊。”
船上的規矩,都是從老一輩延續下來的。
比如他們跑海外船的,經常會被托帶東西,帶人帶貨都可能。
帶的貨也有規矩,不是什麼貨都能帶,起碼得經得起海關的檢查。
帶人,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帶。
就算帶了,那也隻能在貨艙待著,沒道理還要給他們安排房間。
“規矩不就是用來打破的,不一定要一味地遵守規則,有時候需要創新和突破,才能取得成功”
薑淳於就不是個守規矩的人,“你可以找人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多花點錢住上來。他們待的舒服,你也能多掙點。”
當然,一千美金住個單間,這個價格實在高的離譜,一般人真花費不起。
一趟船從火奴魯魯帶一個人回國,是五百美金一個人。
這個價格是大家默認的,不會有人隨便抬價,也不會有人去壓價。
價格不算低,但是也不算高的離譜。
隻要在當地拚搏了些年頭的,一家幾口人一兩千美金還是能拿得出的。
就是這錢,拿是拿的出,有點心疼人。
把人往海外帶,是不可能這麼收費的,基本都是要金條。
一人一個小黃魚,就可以帶你出國,如果一家七八口都想出去,沒個五六七八個小黃魚根本出不去。
所以,在這個時代,也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去海外撈金的。
就坐船這一項,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能拿出幾根小黃魚的,都不是普通人家,起碼在國內還沒窮到需要出國討生活的地步。
阿德認真地想了想薑淳於的提議,他覺得也不是不行。
反正船上有幾個空的船艙,空著也是空著,多掙點錢也不是不可以。
見阿德神情鬆動,薑淳於繼續忽悠:“這些人能從國內到國外討生活,多少都是有點本事的,不然也沒辦法在國外活下來。他們在船你可以找人沒事和她們聊聊,說不定就有你們需要的人才,能幫到你們。你們得利他們收益,雙贏的事情有什麼不能做的。”
阿德這個人勝在年輕,年輕人就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他家裡又是把他當繼承人培養的,當然不是那種沒有遠見的人。
薑淳於這麼一說,他立刻察覺到了自己平時沒注意到的地方。
他們雖然會帶一部分偷渡客,但是從來沒想過這些偷渡客還能有其他用處。
偷渡客在一般人眼裡,不就是一群沒什麼活路,才偷渡到海外的嘛。
但是現在一想,這些人中說不定真的就有一些他想不到的人才。
比如眼前這個年輕人,看上去和他年齡相仿,但是剛剛她幫他們船上改的拖網和搖杆就很有用。
而且和她說話,總會有一種解鎖新思維的感覺。
以前,他們船上也會帶這些偷渡客,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正常一趟帶上十幾二十個人,小掙一筆。
對於他這種大少爺來說,其實不在乎這點金錢,但是對船上跟著他的兄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