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盒裡,約莫有二十幾封信。
筆跡清秀,字跡清晰,能看出寫信的人是個秀外慧中的女子。
林老和妻子結婚二十多年,怎麼能認不出妻子的筆跡。
哪怕這些信都是用毛筆寫的,和後來妻子用鋼筆寫的字有些不一樣,但是字跡的風骨是不會變的。
這裡都是林小七的母親寫給她閨中好友的信件,薑淳於拿到玉葫蘆,就開始把船上的東西整理了部分出來。
其中,她就找到了這二十幾封信。
看樣子,這位隨著沉船一起沉入海底的女子,和林小七的關係非常好。
兩人在信中都是親切地稱呼對方閨名,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她們少年時候相識,一直到走上不同的革命道路,兩人的信件才戛然而止。
少年的時候,她們約定去哪裡玩,去哪裡吃好吃的東西,還在信裡說彼此的小秘密。
青年的時候,她們開始有了救國救民的理想。
林老一封一封翻看著妻子與他相識前的信件,這裡麵好像能看見一個少女,從懵懂慢慢成長,最後成為一名走向革命隊伍的戰士。
後來,他們相遇,成為人生的伴侶。
這一路相伴,他們丟失了太多的東西,最後她隻給他留下三個兒子,其餘的都是回憶。
林老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得到妻子少年到成年前寫給閨中好友的信件。
厚厚的一遝,足可以讓他在以後的歲月裡慢慢回味。
妻子那幾個閨中好友林老雖然有的沒見過,但是還是都知道的。
一共五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閨中好友,其中三個和妻子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隻有一個選擇嫁人生子離開了海城。
這四個走上革命道路的女孩子,隻有這封信裡的主人,和妻子她們沒有走到同一個陣營。
那時候大家都在忙著抗日,也不存在誰做的貢獻大。
目標一致,隻是走的不是同一條路而已。
後來全國解放,妻子還暗中打聽過這個閨中好友的信息,聽說她跟著大部隊去了台省,妻子就再沒關注過。
成王敗寇,古來如此。
“你……”
林老深吸一口氣,眼眶微紅,“這是從哪找到的。”
“一艘沉船裡。”
“那艘沉船你在哪發現的?”
“離檀香山約莫五百海裡的地方。”
“原來她不是去了台省,而是準備去國外的啊!”
林老歎了口氣,看樣子是出國的時候,在海上遇到了風暴,船沉了。
不用問也知道,人大概也是隨著沉船一起葬身大海。
“謝謝你啊,小魚。”
林老慢慢站起身,拿著裝信件的首飾盒,準備把東西放到臥室。
薑淳於忙出聲提醒:“林老,這東西最好放好,如果被人看見,到時候怕是解釋不清楚。”
林老看著手裡的盒子,又看看薑淳於,良久他才點點頭:“好,我知道。”
說著,他又一次打開盒子,從裡麵拿出一封信。
信裡有妻子寫的一首小詩,沒有抬頭沒有落款,隻是讚美春日美好的句子。
他將這張紙拿出來,疊好。
又將剩下的東西塞回盒子,最後把盒子交給林小七:“幫我藏好。”
林小七接過盒子,點了點頭:“好,爸,你要是想看的時候,我隻要在你身邊,隨時都可以拿給你。”
“好。”
林老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拿著那首詩的紙張進了屋。
他要找個相框,把這首詩給裱好,放在床頭。
“你爸媽感情一定很好。”薑淳於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