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薑淳於給不了喬嫂子任何意見。
如果是八十年代,她可以建議喬嫂子不要嫁人,自己經商下海。
靠人不如靠自己。
就憑喬嫂子吃苦耐勞的本事,怎麼也能把兩個閨女拉扯大。
可現在是六十年代,最混亂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
喬嫂子不但是個寡婦,娘三還是從國外偷渡回來的,在國外生活幾十年的人。
她的身份一旦暴露,麵臨的就是下放,甚至性命都很難保證。
喬雲霞和喬彩霞才十來歲,這十年間她們會慢慢長成大姑娘。
以她們娘仨現在的模樣來看,喬雲霞和喬彩霞長相都不會差。
模樣出色的娘三,被打成黑五類,還沒男人護著,她們遇到什麼事情都有可能。
“嬸子,你是怎麼想的?”
喬嫂子想了幾晚上,早就下好了決定:“我想先回我男人老家看看情況,我男人老家還有爹媽和兄弟。如果老家能給我們留個安生位置,哪怕種地我也能養活兩個孩子。”
在他男人嘴裡,爹娘兄弟肯定是千好萬好。
但是喬嫂子還是多了個心眼,哪怕是男人的親爹娘,她也不會說自己和孩子是從海外回來的。
還有他們這些年掙的錢,那都是她和男人還有兩個孩子幫著掙的血汗錢,肯定不能被彆人知道。
“那就先回去看看吧。”
薑淳於也不讚成喬嫂子這麼快下決定,有些事情,隻有經曆了才能知道。
好歹她和喬嫂子相識一場,總不能看著她們往絕路上走。
薑淳於掏出自己給喬嫂子準備的票據:“我知道你們身上不缺錢,但是國內和國外不一樣,這邊買什麼都要票據,沒票的話,有錢也沒用。”
“我不能要。”喬嫂子忙拒絕。
薑淳於直接將票據塞在喬嫂子懷裡:“嬸子,你就當我借給你們的。就算回老家,你們也要穿衣吃飯。你們娘熬過這段時期,大不了以後再還給我。”
“謝謝,謝謝你。”
喬嫂子抓著票據,抬手輕輕摸了摸男人的骨灰壇。
她不應該後悔回來,死後葬回家鄉一直是男人的遺願,她沒有做錯。
她隻怕自己的這個決定,拖累了兩個孩子。
薑淳於和林小七沒在這多待,和喬嫂子說了話後,約定好過兩天再來。
等薑淳於和林小七走後,喬嫂子關上門,將薑淳於給的票據仔細整理了一遍。
布票、糧票、日用品、工業用券,零零散散十幾種,就連火柴票、衛生月經帶票都有。
喬嫂子仔細叮囑喬雲霞和喬彩霞:“你們記得,我們是跟著你爹在廣省漁村討生活的,千萬千萬彆說漏嘴,說我們去過海外。”
這也是薑淳於千叮嚀萬囑咐,讓喬嫂子注意的地方。
隻要現在京城審查她們沒有問題,她們回到家鄉,天高皇帝遠,沒人舉報的話,不會有人知道她們娘仨是從國外回來的。
但是自己說漏嘴,那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