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整合與博弈_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8章 整合與博弈(1 / 2)

“燧石計劃”的啟動,意味著千臨的工作重心發生了重大轉移。高溫合金項目雖然仍在繼續,由王工和李工負責後續的工藝優化和穩定性測試,但千臨的主要精力,已經投入到了高性能計算這個全新的領域。

她首先做的,不是立刻畫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架構圖,而是整合資源和團隊。

高性能計算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涉及硬件架構、芯片設計、操作係統、編譯環境、並行算法等方方麵麵。僅憑她實驗室現有的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在周副部長的全力支持下,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人才開始向京城彙聚。有國內最早一批接觸計算機的老專家,有在數學和物理領域造詣深厚的學者,也有嶄露頭角的年輕技術骨乾。很快,一個規模近百人的“燧石計劃”核心研發團隊初步組建完成。

辦公地點也鳥槍換炮,從原來那個略顯擁擠的倉庫實驗室,搬到了一個專門騰出來的、保密級彆更高的小樓裡。新的計算設備、服務器、工作站也陸續到位。

然而,團隊的整合並非一帆風順。

新團隊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各有專長,也各有各的脾氣和背景。特彆是幾位從老牌研究所調來的資深專家,對於千臨這個年紀輕輕、名不見經傳的總負責人,天然就帶著幾分審視和不信任。

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千臨在黑板上勾勒出她對於“燧石”原型機初步架構的設想——一種基於大規模並行處理和分布式共享內存的、與當時主流的馮·諾依曼架構截然不同的設計思路時,立刻就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小千同誌,你這個想法……是不是太激進了?”一位頭發花白的院士皺著眉頭,語氣還算客氣,“大規模並行?我們現在連單處理器的穩定性都還沒完全解決。而且分布式共享內存,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工程實現難度太大了,光是數據一致性問題,就夠我們喝一壺的!”

“是啊,千總師,”另一位負責硬件的老教授也附和道,“我們還是應該腳踏實地,先在現有架構上進行改進和優化,逐步提升性能。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

“而且,你這個架構,對芯片的要求太高了!我們需要能支持高速互聯和並行計算的處理器,國內目前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一位芯片專家也提出了質疑。

會議室裡議論紛紛,質疑聲、擔憂聲此起彼伏。

千臨安靜地聽著,沒有反駁,也沒有解釋。直到所有人都說完了,她才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快速寫下了一係列複雜的數學公式和邏輯框圖。

“這是我設計的‘數據流觸發脈動陣列’核心處理單元模型。”她的聲音依舊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它繞開了傳統指令計數器的瓶頸,以數據到達作為計算觸發條件,天然適合並行處理。至於數據一致性,可以通過我設計的‘環形路由緩存一致性協議’來解決,理論證明其開銷在可接受範圍內。”

她又轉向那位芯片專家:“至於芯片,我們不必追求一步到位的高集成度。初期可以采用模塊化設計,利用現有工藝,將計算、存儲、路由等功能單元化,再通過高速總線進行互聯。這是具體的接口協議和時序設計……”

她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飛快地書寫、繪製,思路清晰,邏輯嚴密,速度快得讓負責記錄的助手都有些手忙腳亂。

原本嘈雜的會議室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包括那幾位老專家,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看著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公式和圖表,仿佛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他們雖然未必能立刻完全理解千臨提出的所有細節,但那種體係化的、自洽的、充滿創新性的設計思想,卻實實在在地衝擊著他們的認知。

這……這真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想出來的東西?這簡直是……天才!

當千臨寫完最後一個字符,放下粉筆時,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良久,那位頭發花白的院士才長歎一口氣,站起身,對著千臨微微鞠了一躬:“千總師,恕我之前眼拙了。您這個設計……當真是石破天驚!我原則上同意這個大方向,後續的具體論證和實現,我們計算所全力配合!”

有了這位老前輩帶頭,其他人的態度也立刻發生了轉變。質疑變成了請教,擔憂變成了探討。一場原本可能陷入僵持的會議,最終變成了高效的技術研討會。

千臨用絕對的技術實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初步完成了團隊思想的統一。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心悅誠服。

譚主任安插進來的那位名叫馬國強的高級工程師,表麵上積極參與討論,暗地裡卻總是在一些關鍵的技術細節上提出似是而非的疑問,或者有意無意地拖慢自己負責部分的進度。

千臨看在眼裡,卻沒有立刻點破。她知道,這種人,必須抓到實錘才能處理,否則反而會落下“排擠異己”的話柄。她隻是讓林濤多留意一下此人的數據訪問記錄和工作日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白墨這邊,她的“事業”也進行得有聲有色。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年代,我讓知青老婆多生娃 從嬰兒開始修行 手段太騷,女帝罵我不是東西 大漠胡楊:單親媽反殺記 我買賣凶車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涅槃:冰山少主咳血求寵 祥子修仙記 四合院:彆惹我,我隻想當閒魚 淨水迎帆 重生1985:從收猴票開始首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