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頭的事,像投入池塘的小石子,漣漪散得不快不慢。
幾個在地頭見過千臨手法的村民,歇氣時會多念叨幾句。
看千臨的背影,也不再是單純看個外來的女知青。
張順扛著那把被“修複”過的鋤頭,乾活時明顯順手些,見人就嘿嘿樂,對千臨豎個大拇指。
但真要他掏工分或者糧食去換“怎麼敲那一下”的訣竅,他立馬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白墨拿著那個雞蛋回了知青點,心裡盤算著。
這點善意還不夠,遠遠不夠。
想讓這些人真正接受她們的“交易”,需要一個更大的契機,一次更直觀的、無法拒絕的好處。
夜裡,千臨又一次在黑暗中睜開眼。
【檢測到關鍵需求:春耕效率提升。關聯農具:犁。觸發任務:優化現有“曲轅犁”結構,提高至少10的翻耕效率或減少20的牽引力需求。材料限製:現有木材、廢舊鐵器。獎勵:科研積分+10,解鎖基礎冶金知識碎片。】
曲轅犁。
她白天看過那幾架閒置的犁。
結構還算合理,但磨損嚴重,連接處鬆散,犁鏵的角度也有問題,增加了不必要的阻力。
第二天清晨,霧氣還沒散儘。
白墨準備去跟狗蛋娘或者王大娘再換點東西,剛推開門,就看到林曉燕正跟幾個洗衣服的婦女在井邊說話。
“……也不曉得她們城裡人哪來那麼多怪門道,搗鼓草藥,還會修鋤頭……”
林曉燕手裡搓著衣服,聲音不高不低,正好能讓路過的人聽見。
“咱們用了幾輩子的東西,哪是隨隨便便就能改的?彆弄巧成拙,耽誤了春耕的大事……”
幾個婦女停下手裡的活,麵麵相覷,有人臉上露出些許認同。
白墨腳步頓了一下,沒過去,轉身朝另一個方向走。
千臨卻像是沒聽見任何聲音,徑直走向村子另一頭,靠近牲口棚的農具放置點。
那裡停放著幾架村裡公用的牛拉犁。
負責看管農具的是村裡的會計,劉根才,一個五十來歲,精瘦,總皺著眉的男人。
千臨走到一架磨損最厲害的犁前,蹲下身。
.手指拂過粗糙的犁轅木頭,檢查榫卯連接的縫隙。
她拿出白天白墨給她的那塊簡易磨刀石,在犁鏵的鈍刃上比劃著角度。
又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著簡易的力臂圖。
“哎!你乾啥呢!”
劉根才提著個記工分的本子走過來,看見一個陌生女知青在動公家的犁,眉頭擰成了疙瘩。
“這是隊裡的東西,能隨便亂動?”
千臨站起身,沒說話,隻是指了指犁鏵與犁床連接的地方,又比劃了一下犁轅的弧度。
“咋了?這犁用了多少年了,就這樣!”
劉根才順著她指的地方看過去,都是些老毛病,見怪不怪。
千臨終於開了口,聲音沒什麼起伏。
“角度不對,費力。”
她撿起磨刀石,在犁鏵鈍角處用力磨了一下,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這裡,磨掉一些。還有這裡,加固,換個受力點。”
她又指著犁轅與犁柱的一個連接點。
“你個女娃娃懂啥犁地?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樣式!耽誤了春耕,你擔得起責任?”
“你說改就改?”劉根才上下打量她,滿臉不信任。
千臨把磨刀石捏在手裡。
劉根才的手指幾乎戳到千臨的鼻尖。
“隊裡的財產,金貴著呢!弄壞了,耽誤了春耕,全村人喝西北風去?你一個女娃娃,嘴上沒毛,辦事能牢靠?”
他唾沫星子噴出來,帶著煙油子味兒。
千臨側了側頭,避開那根指頭。
她沒看劉根才,視線重新落回犁鏵磨損最嚴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