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係統任務更新:檢測到宿主處於軍工科研環境邊緣,觸發關鍵詞“基礎工業薄弱”。科研任務:設計並提出一項能改善軍區附屬工廠基礎加工工藝的方案。任務獎勵:初級材料科學知識包合金部分),係統積分120點。】
千臨的眉頭微微蹙起。
基礎加工工藝……
這個範圍太廣了。
軍區附屬工廠?
她甚至都不知道那個工廠具體是做什麼的,規模如何,設備怎樣。
看來,得先想辦法去那個工廠看看才行。
這個任務,比在公社改進農具和做教具,難度提升了不止一個量級。
而在軍區某間辦公室裡,霍淩風正聽著趙峰的彙報。
“……白墨同誌已經安排進內科了,李主任那邊態度比較中立,不過科室裡其他人,尤其是那個周芸,估計會有些想法。千臨同誌那邊,暫時讓她在招待所熟悉情況,研究所籌備處那邊還沒正式安排任務。”
趙峰言簡意賅地彙報了情況。
霍淩風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目光深邃。
“醫院那邊,盯著點,彆讓人欺負得太過了。陸衡那小子,欠著人家救命之恩呢,咱們不能讓人寒了心。”
他的語氣聽似隨意,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
“至於千臨同誌……這個更有意思。她好像對周圍環境不太關心?”
他想起那個在公社小學操場邊,安靜地擺弄著簡陋教具,眼神卻異常專注的女孩。
“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或者寫寫畫畫,很少主動跟人交流。不過我留意到,她對咱們開過去的吉普車,還有路邊的一些機械設備,會多看幾眼。”
趙峰補充道。
“哦?”
霍淩風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派個人,‘不經意’地讓她接觸一下附屬工廠那邊的情況。我想看看,她到底對什麼感興趣。”
千臨被帶到軍工技術研究所籌備處時,心裡是充滿期待的。
在她看來,“研究所”三個字本身就代表著更先進的技術、更專業的設備和更純粹的科研環境。
她帶著滿腔的熱情,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然而,現實卻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研究所籌備處隻是借用修理廠旁邊的一棟兩層小樓。
說是“技術研究所”,實際上規模很小,人員不多,設備也遠沒有達到她想象中的先進程度。
幾間辦公室裡,陳設簡單,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圖紙。
接待她的是高誌遠,高工。
一位五十多歲、身材清瘦、戴著厚厚眼鏡的技術專家。
他看上去嚴肅寡言,眼神銳利而專注,典型的老一代科研工作者形象。
高工上下打量了千臨幾眼,眼神裡帶著一絲疑惑。
眼前這個女知青,太年輕了,氣質也太清冷,怎麼會是縣教育局和軍區附屬小廠力薦過來的“技術人才”?
“你就是千臨同誌?聽說你在公社小學做了些教具,還在公社裡改進了些改裝?”
高工的聲音有些低沉,帶著點學究氣。
“是的,高工。”
千臨平靜地回答。
“嗯。”
高工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趙乾事把你的檔案送過來了。這樣吧,你先在這裡熟悉一下環境,看看我們的資料。等手頭的工作忙完,我給你安排個具體任務。”
他給她分配了一個角落裡的辦公桌,上麵放著幾份泛黃的技術資料,然後就又埋頭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
千臨坐在桌前,拿起那些技術資料。
很快,她就發現,這些資料雖然是軍工技術相關的,但內容陳舊,理論基礎薄弱,很多地方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初的水平。
這讓她有些失望。
她開始在籌備處裡轉悠,希望能找到一些與她科研係統相關的“觸發點”。
她觀察著辦公室裡的儀器設備屈指可數的幾台),走到窗邊看向修理廠的院子破舊的機床和堆積如山的廢鐵),甚至翻閱了一些看起來更像內部刊物的技術報告。
科研係統在腦海裡安靜得很,沒有任何反應。
這感覺,就像一個滿級的大神,突然被扔進了一個新手村,連一件像樣的武器和裝備都找不到,甚至連怪都沒有。
她嘗試在係統商城裡搜索這個時代的關鍵詞,比如“工業母機”、“精密鑄造”、“半導體”……係統都能給出結果,但兌換它們所需的積分,是她那點可憐的積分數的無數倍。
這種無力感,比在公社找不到合適材料打磨透鏡時更加強烈。
那時至少還有材料,隻是需要加工,而現在,是整個工業基礎的差距,是時代鴻溝。
一連幾天,千臨都處在這種“無事可做”的狀態。
高工和籌備處的其他技術人員都很忙碌,他們討論著一些千臨聽起來非常基礎的技術問題,比如如何提高鑄件的精度,如何改進焊接工藝,如何解決某個設備的磨損問題等等。
這些問題,在千臨的知識體係裡,都是有成熟解決方案的。但她不能直接說出來,也不能暴露自己超前的知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嘗試從他們的討論中尋找能與係統任務關聯的關鍵詞,希望能觸發新的任務或者獲得指導,但係統依然沉默。
“千臨同誌,你最近在看什麼呢?”
高工注意到了她每天坐在角落裡,不是看那些舊資料,就是對著窗外發呆,或者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一些奇怪的符號和圖表。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雖然被推薦上來,但似乎並沒有展現出特彆的能力或者對現有工作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