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的行動效率極高。在得到最高指示後,大量資源被調集起來,針對孫誌強和那個“慣偷”的審訊以及相關線索的挖掘工作全麵展開。
一間經過特殊改造、配備了當時最先進反竊聽設備的會議室內,成為了“利劍”專案組的核心指揮部。馮毅作為副組長,幾乎是連軸轉,協調各方力量,分析彙總上來的信息。
這天,他帶著幾名技術骨乾,來到了千臨的實驗室。名義上是了解之前的入侵事件細節,並評估實驗室的安全需求,實際上,也是執行“了解”和“評估”任務的一部分。
“千臨同誌,我們想詳細了解一下,你是如何發現並反製那次高能微波入侵的?”一名戴著深度眼鏡、氣質嚴謹的技術專家問道,他的眼神裡帶著濃厚的好奇和探究。
千臨言簡意賅地解釋了她設置的防禦偽裝、數據迷宮和邏輯陷阱的原理,當然,隱去了科研係統的關鍵作用,隻說是基於現有理論和設備進行的“一些超前嘗試”。
即使是這樣簡化和“降維”後的解釋,也聽得幾位技術專家雲裡霧裡,看向千臨的目光充滿了震驚和不可思議。這些理論和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目前的認知範疇。
“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那位老專家喃喃自語,“這種反製思路,簡直是天才!”
馮毅在一旁默默觀察著。他注意到,千臨在解釋技術問題時,雖然依舊話少,但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每一個用詞都精準無比。她並沒有刻意隱瞞什麼,隻是她的知識層麵,已經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這讓他對之前副部長的擔憂,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樣的人才,如果不能確保絕對忠誠,那潛在的風險,確實難以估量。
“我們繳獲了孫誌強使用的那台微波發射器,”馮毅適時開口,將話題引向實際,“但我們的技術人員在分析時遇到了困難。設備結構複雜,很多元件和工作原理無法理解,特彆是它的信號加密和跳頻模式,我們束手無策。不知道千臨同誌,能不能…幫我們看看?”
這既是求助,也是試探。
千臨走到那台被小心翼翼放置在防靜電工作台上的儀器前。這台儀器外形古怪,充滿了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工業設計感。她沒有立刻動手,而是調出了科研係統的界麵,啟動了【環境異常監測強化)】功能,對儀器進行了全方位的掃描分析。
係統界麵上,複雜的內部結構圖、能量流動路徑、信號發射模塊的詳細參數迅速呈現出來。
【分析報告:該設備為多頻段定向能武器低功率實驗型),集成數據竊取與乾擾功能。能源核心為微型同位素電池型號:xg7,地球未公開技術)。信號加密采用量子糾纏密鑰算法初級),跳頻模式基於混沌理論……】
看著係統給出的分析結果,千臨心中了然。量子糾纏密鑰,混沌理論跳頻…難怪以這個時代的技術無法破解。
她抬起頭,看向馮毅和幾位一臉期待的技術專家,平靜地說道:“我可以嘗試分析一下它的加密算法和跳頻規律。但需要一些時間,以及…絕對安靜的環境。”
“沒問題!需要什麼設備和資源,我們全力保障!”馮毅立刻答應。能有機會窺探到這種超時代技術的一角,對專案組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接下來的幾天,千臨將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對那台神秘設備的分析中。她利用科研係統強大的運算和模擬能力,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開始嘗試逆向破解其加密算法。這個過程如同在解一道跨越時空的超級難題,充滿了挑戰,但也讓千臨那顆屬於科研大佬的心,感到了一絲久違的興奮。
與此同時,專案組對千臨和白墨的“了解”工作也在進行中。
一名來自軍區保衛部的乾事,以“核對個人信息,完善安保檔案”為由,分彆找白墨和千臨進行了一次“談話”。
麵對乾事看似隨意,實則處處是坑的問題——“你們以前在哪個單位工作?”“掌握這些特殊的技能,是家傳還是有什麼奇遇?”“對我們目前的體製和政策有什麼看法?”——白墨應對得滴水不漏。
她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微笑,語氣誠懇地說她們以前隻是在偏遠地區從事一些基礎的研究和醫療工作,後來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這裡,希望能為國家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至於技能,一部分是家學淵源,一部分是自己努力鑽研的結果。談到體製和政策,她更是滴水不漏地表達了擁護和支持,順便還結合自己的專業,提了幾個關於改善基層醫療條件的、聽起來很實際但又不會觸及敏感點的建議。
一番談話下來,那位乾事感覺自己像是麵對一個光滑的鵝卵石,無處下手,隻能在記錄本上寫下“思想積極,態度端正,社會關係簡單”的評語。
而輪到千臨,場麵就有些…尷尬了。
乾事:“千臨同誌,能談談你對目前研究工作的看法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千臨:“正在進行。”
乾事:“呃…我是說,你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有什麼規劃?”
千臨:“服從安排。”
乾事:“那…你平時有什麼興趣愛好?”
千臨:沉默地看了他一眼)
乾事:“……”感覺後背有點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