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純度鋨提純實驗成功的消息,如同春風般吹遍了整個基地,極大地提振了士氣。千臨的名字,幾乎成了技術突破和科研希望的代名詞。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榮譽、獎勵的討論,以及更高層對“曙光計劃”後續階段的規劃和資源傾斜。
千臨對此表現得相當平靜,大部分時間依舊待在實驗室裡。對她而言,外界的讚譽遠不如解析“方舟”核心編碼和推進下一階段科研任務來得重要。她利用新獲得的“物質結構深度分析儀便攜版)”,對“種子”殘留物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確認了其內部存在極其複雜的能量傳導結構,這印證了她之前的猜測——這些“種子”絕非凡物,很可能是某種高科技裝置。
她還將接應者臨死前說出的那幾句奇怪的話,輸入係統進行關聯分析。
【關聯分析中……“時間儘頭源頭”、“頻率意識”、“鑰匙門世界線”、“現實穩定錨”……檢測到多個高階概念重疊,指向性模糊,可能涉及多維時空理論及意識能量交互……警告:信息不足,強行推演可能導致邏輯悖論。建議尋找更多相關信息,特彆是與“乾坤”項目及陳銘專家相關的原始數據。】
係統的反饋讓千臨明白,解開謎團的關鍵,很可能就在陳銘和他的“乾坤”項目上。
而另一邊,白墨提出的醫院管理優化方案,也正式進入了試點階段。她利用係統獎勵的“基礎醫療信息管理模板”,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套全新的病曆卡片係統、科室協作流程和急診分流標準。
她選擇在自己負責的內科病區和急診室進行小範圍試點。方案一經公布,立刻在醫院內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和爭議。
“搞這些花裡胡哨的乾什麼?我們以前不也這麼過來了?”一位資曆較老、思想保守的科室主任私下裡抱怨,“年輕人就是喜歡折騰,淨整些沒用的!”
“這卡片也太複雜了吧?又是編號又是分類的,寫起來多麻煩!”一名習慣了簡單記錄的護士也覺得增加了工作量。
“急診搞什麼分流?來了病人就看唄,還分什麼輕重緩急?”急診科的一些醫生也覺得多此一舉,甚至有些抵觸,認為這是在質疑他們的專業判斷。
流言蜚語,質疑抵觸,如同無形的阻力,讓白墨的改革之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挑戰。醫院的院長雖然口頭上表示支持白墨進行“創新嘗試”,但態度也比較曖昧,顯然不想因為這件事得罪太多人。
麵對這些阻力,白墨並沒有氣餒。她知道,任何改革都會觸動舊有的習慣和利益,遇到阻力是必然的。她耐心地向參與試點的醫生護士解釋新流程的好處,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使用新的病曆卡片,一遍遍地強調標準化操作的重要性。
“我知道大家一開始會覺得麻煩,但請相信我,這套係統運行起來後,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減少醫療差錯,最終受益的是我們自己和病人。”白墨在科室會議上懇切地說道。
為了讓大家看到效果,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將試點科室過去一個月的混亂病曆,按照新標準重新整理歸檔。當一份份清晰明了、信息完整的卡片式病曆呈現在眾人麵前時,對比之前那些潦草難辨、缺項漏項的手寫記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咦?這麼一弄,查找起來確實方便多了!”
“是啊,病人的情況一目了然,交接班也清楚多了。”
一些年輕的、接受新事物較快的醫護人員,開始認識到新方案的優點。
而在急診室,白墨親自坐鎮,指導護士進行預檢分診。對於危重病人,立刻開啟綠色通道,優先搶救;對於病情較輕的病人,則引導到相應區域候診,避免了以往所有病人都擠在搶救室門口的混亂場麵。
一天晚上,急診室同時送來了三名危重病人:一個大出血的產婦,一個心梗發作的老人,還有一個農藥中毒的孩子。按照以往的混亂情況,很可能手忙腳亂,甚至延誤搶救時機。
但在白墨建立的預檢分診和搶救流程下,三名病人被迅速準確地分流到不同的搶救單元,值班醫生和護士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展開搶救。白墨更是憑借高超的醫術和係統簽到獲得的急救藥品,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最終,三名危重病人都轉危為安。
親身經曆了這場高效而有序的搶救後,之前對分診製度還有些疑慮的急診科醫生們,徹底服氣了。
“白醫生,你這套法子……真神了!”急診科主任握著白墨的手,由衷地讚歎道。
試點的初步成功,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開始在醫院內部激起漣漪。越來越多的科室開始關注和討論白墨的改革方案,一些思想開明的醫生主動找到白墨,表示願意學習和推廣。
白墨知道,這隻是第一步。要將這套體係在全院甚至更廣的範圍推廣,還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但她充滿了信心。係統任務的進度條,也在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推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衡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他為白墨的能力和魄力感到驕傲,也在利用自己的關係,默默地為她掃清一些來自行政層麵或者人際關係上的障礙。他知道,白墨想做的事情,是為了更多人好,他必須支持她。
然而,就在基地內部因為科研突破和醫療改革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時,一股新的暗流,卻在悄然湧動。
馮毅他們對“晨曦號”貨船的調查,陷入了僵局。那艘船離開中國領海後,便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在了茫茫的公海監控盲區。船員的身份信息也大多是偽造的,根本無從查起。線索似乎又斷了。
但霍淩風並沒有放棄。他總覺得,“方舟”組織如此處心積慮地安排轉移,不可能僅僅是為了運走一些不重要的物資或者製造一個障眼法。他命令手下的情報分析人員,將近期所有進出可疑港口、航線異常的船隻信息,與“老鼠”的情報網絡、以及之前發現的各種零散線索進行交叉比對,試圖從中找出新的關聯。
這天,霍淩風正在辦公室研究海圖,馮毅匆匆走了進來,臉色凝重。
“頭兒,你看這個。”馮毅遞過來一份剛收到的情報,“我們在排查‘老鼠’的社會關係時,發現他曾經和一個在遠洋運輸公司工作的老鄉有過密切聯係。那個老鄉……就在‘晨曦號’失蹤前不久,也突然失蹤了。”
“哦?”霍淩風來了興趣,“查到那個老鄉的去向了嗎?”
“暫時還沒有。但他失蹤前,曾經向公司請假,說是要去南方探親。我們查了他的探親地址,發現是假的。”馮毅說道,“更奇怪的是,在他失蹤後,他的銀行賬戶上,突然多了一筆巨額彙款,來源不明。”
“查彙款來源!”霍淩風立刻道。
“查了,是通過一個設在境外的皮包公司轉入的,資金經過多次跳轉,很難追蹤到最初來源。”馮毅搖了搖頭,“但是,我們在分析這家皮包公司的業務往來時,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什麼地方?”
“這家公司,曾經與一家從事……古董和藝術品交易的公司,有過幾筆大額資金往來。而那家古董公司的一個大股東,恰好……姓陳。”
姓陳?霍淩風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他想到了醫院裡那位同樣姓陳的技術專家。這會是巧合嗎?
“查!給我徹查這家古董公司!還有那個姓陳的股東!我要知道他的一切!”霍淩風的聲音帶著一絲冰冷的決斷。他有預感,這條線索,或許能將之前所有看似無關的點,都串聯起來,最終指向那個隱藏在迷霧深處的“方舟”。
基地的夜晚,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科研的突破帶來了希望,改革的陣痛預示著新生,而潛伏的敵人,也在用更隱蔽的方式,編織著新的陰謀。千臨和白墨,這對來自星際的姐妹,正被一步步卷入這場關係到國家命運和時空秘密的旋渦中心。
喜歡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請大家收藏:()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