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李工的挑釁,白墨麵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咯噔一下。這家夥出現的時機太巧了,正好在她和孫宇交接完物品之後。他是碰巧路過,還是……一直在暗中監視?
“李工說笑了,”白墨露出一個標準的、人畜無害的微笑,“我這不是來資料室查點資料嘛,順便過來看看有沒有能幫得上忙的地方。畢竟,後勤也是為科研服務的嘛。”她巧妙地把話題往張主任和後勤任務上引,試圖淡化自己出現在這裡的突兀感。
“查資料?”李工皮笑肉不笑地走近幾步,目光銳利地掃過白墨,“我怎麼聽說,白醫生最近對我們研究所的樣品分析很感興趣啊?剛才孫宇那小子,是不是來找你彙報什麼‘新發現’了?”他的語氣帶著明顯的試探和懷疑。
白墨心中一凜。這家夥果然有問題!他要麼是聽到了什麼風聲,要麼就是故意詐她。
“李工您真是愛開玩笑,”白墨攤攤手,一臉無辜,“孫工是來問我一些關於……嗯,食材保鮮方麵的問題。你也知道,我們搞後勤的,就關心這些。至於樣品分析,那麼高深的東西,我哪懂啊。”她故意裝傻充愣,表現得對科研一竅不通。
“是嗎?”李工眯起眼睛,顯然不信,“我剛才好像看到孫宇急匆匆地從你這裡拿走了什麼東西?那麼寶貝似的揣在懷裡。白醫生,你一個搞後勤的,能有什麼‘寶貝’,讓咱們鳳凰項目的技術骨乾這麼緊張?”他的語氣變得咄咄逼人,步步緊逼。
這家夥,圖窮匕見了!白墨暗道。看來簡單的否認已經沒用了。她的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對策。硬頂肯定不行,自己隻是個“後勤醫生”,沒有權限和立場跟項目組的工程師正麵衝突。但也不能讓他抓住把柄。
就在這時,白墨的目光掃過樣品分析室角落裡一個敞開的廢料箱,裡麵堆放著一些用過的試管、培養皿和報廢的電子元件。一個念頭在她腦海中閃過。
“李工,您是不是誤會什麼了?”白墨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委屈和無奈,“孫工剛才確實從我這裡拿了點東西,但那不是什麼寶貝,是我……唉,是我家裡帶過來的一點土特產,一種特殊的紅線蟲乾,聽說泡水喝對眼睛好。孫工他們搞科研的,天天盯著屏幕和圖紙,多費眼睛啊,我就勻了點給他試試。這不,剛才看他眼睛紅紅的,就塞給他了。”
說著,她還煞有其事地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仿佛在說“你看我多貼心”。
紅線蟲乾?李工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是這麼個答案。他狐疑地看著白墨:“紅線蟲乾?我怎麼沒聽說過這玩意兒?”
“嗨,就是我們老家那邊山裡的一種小蟲子曬乾了,不值錢的。”白墨擺擺手,語氣輕鬆自然,“你要是不信,我包裡還有一點樣品呢,你要不要看看?”
說著,她作勢就要去翻自己的帆布包。當然,她包裡除了書和那個空了的針線包,什麼蟲乾都沒有。她篤定李工這種自視甚高的技術人員,根本不屑於去看什麼“土特產”。
果然,李工臉上露出一絲嫌惡的表情,連忙擺手:“行了行了,誰稀罕看你的蟲子!”他對白墨的說辭將信將疑,但一時也找不到明顯的破綻。畢竟,“關心同事健康,贈送土特產”,這個理由雖然有點扯,但也算合情合理。
“那要是沒什麼事,李工,我就先回去了?張主任還等著我彙報‘後勤設備改進’的進展呢。”白墨見狀,立刻順勢提出離開。
李工眼神閃爍了幾下,似乎還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走吧走吧!”
白墨暗暗鬆了口氣,麵上保持著禮貌的微笑,轉身快步離開了樣品分析室。走出三號樓,她的後背才驚覺已經滲出了一層冷汗。這個李工,絕對有問題!他剛才的試探和緊逼,明顯是想抓住什麼把柄。幸好自己反應快,用一個臨時編造的理由糊弄過去了。
但她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李工肯定不會就此罷休。而且,他背後那個神秘的陌生人,更是讓她感到不安。
她沒有直接回“健康加油站”,而是繞了個圈子,來到了霍淩風辦公室附近,找到了正在值班的馮毅。
“馮副官,我有緊急情況要向霍團長彙報!”白墨壓低聲音,神色嚴肅。
馮毅看到白墨的表情,立刻意識到事情不簡單。“白醫生,請跟我來。”他將白墨引到一間僻靜的接待室。
白墨將剛才在樣品分析室遭遇李工,以及之前在走廊看到李工與陌生男人交談的情況,詳細地向馮毅敘述了一遍,特彆強調了那個陌生男人的眼神和李工的異常反應。
馮毅聽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白醫生,你提供的這個信息非常重要!那個李工,我們之前就覺得他有些不對勁,但一直沒有實質證據。至於那個陌生男人……我們會立刻根據你的描述進行排查!”
“還有,”白墨補充道,“剛才李工明顯是在試探我是否和孫宇交接了什麼重要物品。我懷疑,他可能知道我們要利用‘冰蠶韌絲’進行實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馮毅的瞳孔驟然收縮:“你是說……‘冰蠶韌絲’的事情,可能已經泄露了?”
“我不敢肯定,但李工的反應太可疑了。”白墨皺著眉,“千臨那邊剛拿到絲線,就要立刻開始實驗,會不會有危險?”
“我馬上去向霍團長彙報!”馮毅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白醫生,謝謝你及時提供情報!你先回去,注意安全,有任何異常情況,隨時聯係我!”
白墨點點頭,離開了接待室。回去的路上,她的心情格外沉重。內鬼的威脅,比她們想象的更加迫近。希望千臨那邊一切順利,不要出什麼岔子。
與此同時,“鳳凰”項目的核心實驗室裡,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千臨和孫宇等人正圍在一個新建的實驗台前。實驗台上,一個由亮晶晶的“冰蠶韌絲”和細銅線纏繞而成的小型線圈,已經被小心地安裝在一個液氮冷卻的杜瓦瓶中。各種傳感器和數據線連接著線圈和旁邊的控製設備。
“溫度已降至零下165攝氏度。”一個年輕研究員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