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細細思量,劉青山這才拿起筆。
“打假鬥士朱霖同誌,你好。”
“收到你的來信,我很高興,更沒想到你會有此一問。此詩靈感因卿而起,自是為卿而作,卿之所問,倒令我意外。”
“此詩去留,全憑卿定奪,我絕無異議,卿自行作主即可,但求卿之心情歡愉。”
“青山之底細,亦是如此。”
“說與不說,青山就在那裡,我永遠都是青山。”
“李逵成不了李鬼,李鬼亦成不了李逵,終有明現真假之時。”
“另外……”
隨著筆尖不斷顫動,劉青山洋洋灑灑寫完了一封信。
裝好之後,他再次拿出新的紙繼續寫信……
在給鄒荻帆的回信中,
劉青山同意了《人民文學》對外公布自己的地址和真名,至於那些讀者來信,劉青山說一並寄過來吧,郵費他出,從之後的稿費裡扣除就行。
想來鄒荻帆會賣自己這個麵子,不會拒絕。
之所以要那些讀者來信,是因為劉青山覺得這些信的意義不一般,這是他重生以來,在文壇走出第一步後,讀者的反饋!
做任何事情,第一步都很難!
那麼,這第一批讀者來信的意義就值得紀念了!
沒錯,他打算把這些讀者來信要過來,留作紀念。
至於給林文博的回信,
劉青山先是感謝,然後又表示對稿費沒有異議。
雖然林文博沒有提到‘是否公布青山真實信息及住址’,但有了《人民文學》的經曆,劉青山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一下的,免得以後林文博專門寫信來問自己這件事。
他便主動說,可以對外公布自己的真實信息,如有讀者來信的話,麻煩轉寄給他,相關費用可以從他下一期的稿費中扣除。
這兩封信都很好寫,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
將信都封好後,他便裝上信、報刊,蹬上自行車提前走了。
提前下班對他來說,沒啥壓力。
就是這寄信有點麻煩,需要跑到公社去,就算騎著自行車一來一回也得將近兩個小時。
等去公社郵局寄完信再到家,天都已經快黑了。
劉青鬆看到他回來,就說:“哥,李長征下午來家裡找你哩,你不在,他就又走了。”
劉青山臉色一喜,“他回來了?”
“嗯,他還拿了兩瓶罐頭哩,額沒要,不過他最後放下就跑了。”
“哦,那沒事,放家裡吃吧。”
想了想,
劉青山還是熄了去找李長征問問啥情況的想法,畢竟又不是他家的事情,用不著表現的這麼積極。
估計明天李長征還會來,到時候自己再問他也不晚。
劉青山便鎖好自行車,洗洗手準備去吃飯。
飯桌上,
他將那本《人民文學》還有那幾份報紙拿了出來,放到桌上。
“爸,媽,我的作品被正式刊登出來了。”
“啥?”
王鳳儀先是一驚,‘啪’的丟下筷子就抓起那本《人民文學》,她幾乎不認識字,鬥大的字也隻認識一籮筐而已。
可卻絲毫不影響她觀看這本《人民文學》,她粗糙的手指顫抖著摩挲過封麵,又緩緩翻開。
好在《一代人》是印在了首頁,而且《一代人》的字數很少。
她雖然不認識太多的字,但‘青山’還是認識的。
因為這是她兒子的名字。
所以,幾乎就是一瞬間,王鳳儀就認出來了兒子的名字。
她喜出望外,驚喜交加大喊道:“呀!這是你寫的詩吧?還印在了第一頁哩,真好!說明人家領導重視你,也覺得你寫的詩好!”
“哈哈哈,額兒子都上書上咧!”
她突然把雜誌緊緊摟在懷裡,眼淚‘吧嗒吧嗒’砸在封麵上:“額就知道!額就知道咱家青山是文曲星下凡!這娃從小就愛讀書!當家的,你說是不是?”
劉茂財沒吭聲,他則是拿起那幾張報紙,挨個看了起來。
先是《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刊登劉青山的作品這件事,上次從水庫回來,他並沒有告訴家人,因為那張報紙被馮保國拿走了,說是拿回家要讓自家兒子看看,學習學習。
沒有實物,劉青山回來沒說這件事。
所以,劉茂財並不知道。
他是認識不少字的,因為老爺子劉樹德以前上過學,劉茂財三兄弟小時候都被老爺子教過認字,學過算數。
劉茂財一看,報紙上有一塊真的印著‘作者青山’。
他頓時哈哈大笑!
他不會品鑒詩歌,也體會不到詩歌中的寓意和思想,但他認識自家兒子的名字,這就足夠了。
他的手指不停的摩挲著‘作者青山’這四個字,呼吸都變的急促起來,渾濁的眼睛突然亮得像點了兩盞煤油燈。
“讓額看看你那個!”
“給,第一頁就是,占了整整一大頁紙哩。”
王鳳儀喜滋滋的將《人民文學》遞了過去,然後瞅了眼《人民日報》,她就撇了撇嘴,“這個報紙真小氣,給咱青山弄這麼小一塊地方。看看人家這個,這麼大一頁哩,全都是咱家青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劉青山頓時無語,他差點笑噴。
但也知道老媽的文化水平,她不知道什麼報紙和報刊的區彆,也不用對她講解這兩者的區彆。
隻需要說一句……
“媽,這家報紙可不簡單,這是天下第一的報紙,大報紙!中央領導講話都是發在這上麵,能給我一小塊地方就已經很不錯了!”
聞言,
王鳳儀駭然變色,她失聲驚呼,“真哩?老天爺呦!這報紙這麼厲害呀?”
“那……這還差不多,不算太小氣,還挺識貨哩,知道額家青山寫的文章好!”
說著說著,
她又笑了起來,臉上很是得意,“那這是不是說,額兒子和中央大領導一樣厲害?哈哈哈哈……茂財,額明天要回一趟娘家!”
回娘家?
劉茂財一愣,隨即也明白過來妻子的打算。
他點了點頭,“行,你想回就回吧,家裡還有一些點心、罐頭啥的,你回去的時候帶一些。”
“這報紙額也得帶去。”王鳳儀很鄭重的說。
劉茂財同樣很鄭重的說:“帶去可以,但一定得帶回來。”
王鳳儀翻了個白眼,“那額還能不知道?額丟了,這報紙都不會丟!”
劉茂財站起身,“你們先吃飯吧,額去一趟爹那裡。”
“額也去。”
王鳳儀也跟著站了起來,夫妻倆便拿著幾張報紙還有一本《人民文學》走了,連晚飯都不吃了。
隻留下劉青山、劉青鬆、劉紫蘇兄妹仨。
劉青鬆聽了半天,這時問道:“哥,寫文章賺錢不?”
“賺啊!”
“那你賺了多少?”
“目前為止,賺了300多塊吧。”
劉青鬆眨了眨眼,神情也放鬆了一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