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無論是哪種情況。
劉青山都覺得無所謂,他直接就把實情都說了出來。
他說自己除了寫了幾首詩投稿《人民文學》之外,還寫了兩篇短篇小說也發表在了《收獲》上麵,最近的四期《收獲》都有自己的作品,名字分彆是《傷痕》《喬廠長上任記》。
信的最後,劉青山為了表達秦漢約稿的謝意,特意又附詩一首。
——《光的讚歌》
“每個人的一生”
“不論聰明還是愚蠢”
“不論幸福還是不幸”
“隻要他一離開母體”
“就睜著眼睛追求光明”
“……”
“…………”
這次高紅軍送的一麻袋信裡隻有一封是認識的,其餘都是讀者來信。
朱霖來信說收到了劉青山的照片,稱讚他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還說她正跟舍友學習織手套,已經織好了一隻,過兩天就給他寄過來。又說臨近考試,這些天她每天晚上都要看書到很晚。
可即使睡的很晚,還是會做夢夢到劉青山……
說完生活中的瑣事後,朱霖的情緒就變的有些低落。
她說:眼看就到了年關,可爸媽卻仍然在農場受苦,歸來之時遙遙無期,這種沒有儘頭的等待實在是令人煎熬,令人痛苦!不知道,爸媽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看完信後,
劉青山不禁歎了口氣,他看了眼日曆,今天是1978年12月11日。
已經到了年底……
快了,真的快了!
再過7天,中央就會召開一場關乎全國、關於全民、關於國運的重大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十一屆三中全會。
這次會議究竟有多麼重要?
政治書上是這麼寫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會議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那實際上有多麼重要?
這場會議,將如驚雷般劈開時代的陰霾!
那些在田間地頭偷偷抹淚的農民,那些在車間裡唉聲歎氣的工人,那些在牛棚中苦熬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命運,都將在這場會議後迎來轉機。
劉青山在回信中對朱霖說:“快了,真的快了!再耐心等等,光明終將會到來!”
他又說讓朱霖有空的時候,不妨去父母的原工作單位找找領導詢問一下情況,多去,多問,多說,要讓領導知道有她這麼一個人,想起來朱中華、白婉茹這夫妻倆。
說白了,
這和當初他讓李長征回城找領導哭訴是一個道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你哭的越早,那就吃的越早,也就能吃的越飽。
這種時候,可不是講究謙讓的時候,就是要爭,要搶,容不得一點猶豫。
……
除了給朱霖寫了一封信之外,
劉青山又給周水波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除了問候之外,他向周水波詢問西北大學裡,是否有種豬培育項目。
這是劉青山思量好幾天後,才想到的唯一比較可行的辦法。
野豬本土豬雜交改良品種這個計劃,目前看來是不太行的,倒不是說這個想法不行,而是目前的條件不達標。野豬太凶猛,想將它身上的野性馴化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投入。
就第一關,
野豬和家豬目前都無法和諧共存。
更更彆提讓他們交配了,母豬恐怕得被野豬那兩根獠牙給頂死……
劉青山經過一番思索,最終還是將目光投向了西北大學,這是目前本省科研實力最強、技術積累最豐富的地方了。
在90年代以前,農村養的豬絕大多數都是黑毛豬。
可90年代以後,這些黑毛豬就漸漸銷聲匿跡,豬圈裡養的豬都變成了白毛豬。
再後來,
國內基本上就沒有黑豬了。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黑豬屬於本土品種,白豬屬於外來引進品種。
黑豬繁殖率高,但生長速度低,且脂肪多、瘦肉少。
白豬則不同,它的繁殖率雖然不如黑豬那麼高,但也不算很低,尤其是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幾乎是黑豬的一倍。
比如黑豬需要12個月才出欄,白豬隻需要6個月,有的甚至是5個月就能出欄。
這就導致它的養殖成本很低!!
另外就是白豬的體型修長,脂肪少,瘦肉多。
當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後,很多人就不再喜歡吃肥肉,反而對瘦肉很青睞。
於是,
黑豬被白豬替代,就成了必然之結局!!
劉青山覺得既然不搞野豬雜交了,那不如直接養白豬,養白豬的話能進一步提高豬場收益,半年就能出欄賣錢,一年能賣兩波豬,相當於能賺兩波錢。
這無論怎麼算,都要比養黑豬賺錢!
可這年頭根本就沒有白豬,得想辦法找到白豬崽才行,他覺得最可能有的地方,應該就是西北大學了。
正好他認識周水波這個西北大學的教授,乾脆就問問。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