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問題,
在劉青山的堅持下,最終還是沒讓給自家修房子。沒必要占這點便宜,想賺錢對他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隨即,他便邀請眾人進窯坐坐。
外麵天冷,窯裡暖和。
可到了窯裡,周慕雲等人的眉頭就又都皺了起來。
太黑了!
今天也恰好是陰天,一進了窯頓覺眼前一暗,前後視覺差彆很明顯,也倒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但是光線真的很差,一進來窯心情好像都變得有點壓抑了。
這時候王鳳儀、劉茂財兩人也聞訊從豬場趕了回來,看到領導們都進了窯,王鳳儀就趕緊把煤油燈給點燃了,還是兩盞煤油燈。
可即使如此,窯洞光線還是不亮堂。
‘唉……’
周慕雲四下打量了一番,看到窯裡幾乎沒有啥陳設,就一張大八仙桌,幾個小板凳,還有個矮腳櫃子,僅此而已。
好在,空間倒是挺寬敞。
無雙公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創作啊……
那些優美動人,又振聾發聵,還充滿哲理的詩句;那些跌宕起伏、精彩紛呈、還充滿時代呐喊的故事,全都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寫出來的!
一時間,
周慕雲等人都感覺有些心疼,他們都是深愛文學之人,也更能夠感受到那些作品的優秀和難得!
周慕雲突然想起之前看《西北日報》上轉載的對劉青山的專訪……
“晚上寫作時,最擔心的是煤油燈裡的油不夠了……”
唉!!
他又默默歎了口氣。
“白部長,既然青山不讓修繕房子,對於外在的生活環境不挑剔,但這創作條件也太惡劣了。你們看看,現在還是大白天哩,這窯裡黑乎乎的光線這麼差。就算點著煤油燈,也就這點光亮……”
“這太影響創作了!”
“處於如此昏暗的環境裡,還怎麼能產生靈感?怎麼能專心?”
“長此以往,這眼睛也受不了啊……”
聽他這麼吧啦吧啦說了一通,眾人不禁紛紛點頭。
畢竟他們現在就處於這個環境中,身有體會,做不得假,這環境確實太一般了。
他們這些人,不是領導乾部,就是省報記者,都是在城裡住。
不說住的是大彆墅,但最起碼屋子裡是通了電,用上了電燈的。
晚上的時候,一拉燈繩電燈就亮,那屋子裡亮堂堂的,也不用點煤油燈,還不用聞那嗆人的煙味,又方便又乾淨又亮堂。
“白部長,你看咋把青山的創作環境給改善一下?”周慕雲這時說道。
一聽這話,眾人都愣了。
尤其是白亞文,他更懵!
創作環境改善一下,這咋改?
不是說不修房子了嗎?
白亞文腦瓜子嗡嗡的,一時間沒搞懂周慕雲到底想表達啥意思,這時他帶來的宣傳部下屬低聲道:“可惜沒有電啊……”
嗯?!
白亞文心中一動,豁然開朗。
他轉頭看向楊天興,“楊主任,你們縣委能不能協調一下,看看怎麼給彎河扯一條電線?這要是有了電線,就能用電燈了,那這窯裡可就很亮堂!”
“……”楊天興頓時無語。
這說著說著,咋繞到我這裡來了?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他還是很樂意解決的。
以前是沒顧上,但今天碰上了,那就不能當做不知道。
“行!”
楊天興立刻點頭答應,“額回去立刻讓人通知向陽公社,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給彎河扯一條電線過來,改善青山的創作條件!”
“哈哈哈,好,那我可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