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絲毫慌亂,隻是平靜地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溫和而略帶疲憊的笑容,主動伸出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我是楊天興。”
他的手上,還沾著新鮮的泥土。
鄭國棟看著那隻伸過來的、沾著泥土的手,又看了看楊天興那雙平靜卻透著堅韌的眼睛,也伸出手,有力地握了上去:“楊天興同誌,你好。我是鄭國棟。”
兩隻手,一隻沾著田野的泥土,一隻帶著京城的風塵,在彎河秋種的田野上,第一次緊緊相握。
劉青山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要的“錦上添花”,已然悄然落下。
在泥土芬芳的田間地頭,在楊天興最本真的工作狀態中,被‘天子喉舌’們,同時、清晰地“看到”了。
這就很好啊!!
就在他暗自琢磨時,鄭國棟突然說道:“楊主任,我能問您幾個問題嗎?”
誒?
劉青山愕然抬頭,就看到楊天興坦然笑道:“當然能,你們遠來是客,有什麼問題儘管說,能解決的額肯定幫忙解決!”
“那就先謝謝楊主任了。”
鄭國棟笑了笑,又道:“我想問一下楊主任,對於彎河大隊的秋收,楊主任怎麼看?是否還能像之前夏收一樣,也取得一個大豐收?”
這……
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問題問的……不是很莫名其妙嗎?
楊天興目光微閃,略一思量便道:“種地這事,完全就是看天吃飯!老天爺下雨少了,不行,那會出現旱情。老天爺下雨多了,也不行,那會出現水澇。”
鄭國棟暗暗點頭,看著他。
楊天興又道:“不過彎河不一樣,無論是下雨多,還是下雨少,今年的秋收都絕對不會差!不會比之前大集體時差!”
“為什麼?”鄭國棟追問。
楊天興道:“因為在彎河,地都是社員們自己的,他們自己說了算!這塊地今年種什麼,什麼時候種,翻幾回地,上多少糞……等等等等,這些他們統統能自己做主!”
“最關鍵的是,他們是給自己種!”
“這地裡打的糧食,無論多與少,都是他們自己的!”
“為了自己能填飽肚子,為了自己能過上頓頓吃飽的日子,他們願意乾!也敢乾!”
“下雨少不算啥,下雨多也不算啥……”
“他們敢與天鬥,與地鬥!!”
鄭國棟沒有說話,隻是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眼睛,此刻緊緊鎖在楊天興的臉上,仿佛要穿透那層因激動而泛起的微紅,直抵他話語深處那滾燙的信念核心。
田野間一片寂靜。
隻有風吹過新翻泥土的沙沙聲,遠處社員勞作的低語聲,以及楊天興那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每個人心頭激蕩起的無聲漣漪。
鄭國棟的目光,緩緩從楊天興那張因篤定而顯得格外堅毅的臉上移開,投向了眼前這片廣袤的、正在被辛勤播種的土地。
他的視線掃過那些彎腰勞作的社員——他們動作麻利,神情專注,眼神裡不再有過去大集體時常見的茫然和懈怠,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虔誠的投入和一種掌握自身命運的踏實感。
“給自己種……”
這三個字,像一把鑰匙,在鄭國棟這位經驗豐富、見慣風雲的調查組長心中,打開了一扇理解的大門。
他見過太多關於增產的報告,聽過太多關於政策的爭論,但從未像此刻這樣,如此直觀、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一種源自土地深處的、由內而外迸發的力量。
這不是靠口號喊出來的,也不是靠命令壓出來的。
這是將土地、汗水、收成與個體生存、家庭溫飽最直接、最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後,所激發出的最原始、最磅礴的生命力!
“為自己”這三個字,點燃了農民骨子裡沉睡千年的創造熱情和抗爭勇氣!
“敢與天鬥,與地鬥……”
這不再是空洞的豪言壯語,而是眼前這些彎河社員,用沾滿泥土的雙手、用被汗水浸透的脊梁,正在踐行的、最樸素的生存哲學。
鄭國棟緩緩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楊天興身上。
這一次,他的眼神裡,那份審視的銳利並未消失,但其中卻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是震撼,是思索,或許還有一絲被這質樸真理所擊中的觸動。
他沒有立刻評價,隻是極其輕微地、幾乎難以察覺地點了點頭。
那點頭的幅度極小,卻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這無聲的回應,比任何語言都更有分量。
它意味著,這位來自中央的調查組長,真正聽懂了楊天興話語中那沉甸甸的分量,也看到了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由“為自己”而驅動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田野的風,帶著泥土的清新氣息,拂過沉默的眾人。
陽光灑在楊天興沾著泥土的手上,也灑在鄭國棟深邃的眼眸裡。
彎河的秋種,在這無聲的震撼與思索中,繼續著它充滿希望的進程……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