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蒙蒙亮時,東方泛起一抹魚肚白,冬日的晨光微弱而清冷。
車隊緩緩駛入華陽縣火車站的廣場,車輪碾過鋪著煤渣的地麵,發出沙沙的聲響。
這個時辰,火車站本應冷冷清清,隻有幾個早起的搬運工在月台上忙碌。但今日卻顯得格外不同,站台上整齊地站著幾名身著軍裝的軍官,他們身姿筆挺,神情肅穆,似乎在等待著什麼重要的人物。
車剛停穩,為首的軍官立即快步上前,朝著從車上下來的劉樹義、劉樹茂立正敬禮,動作乾淨利落。
“報告首長!一切準備就緒!”軍官的聲音洪亮有力,在空曠的站台上回蕩。
他隨即壓低聲音,簡潔地彙報著相關安排。
劉樹義、劉樹茂回了個軍禮,劉樹義的隨行副官立刻上前,“辛苦了,請帶路。”
軍官點頭,伸手道:“請!”
令人意外的是,對方並沒有領著眾人走向普通的客運候車廳,而是穿過一個設有士兵站崗的專用通道。
通道兩側的牆壁上刷著斑駁的綠色油漆,地麵是粗糙的水泥地,顯得格外肅靜。
穿過通道,眾人來到了站台的另一側,這裡的景象讓所有第一次見到的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一列與眾不同的火車靜靜地停靠在軌道上。
它比普通客車要長得多,車廂是全封閉的悶罐樣式,塗著深綠色的油漆,在晨曦中泛著冷硬的光澤。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列火車沒有普通客車那樣寬敞明亮的車窗,隻有在車廂高處設有一些小小的透氣孔,以及加固的側拉門。整個列車散發著一股軍事裝備特有的硬朗氣息,車頭上懸掛的軍旗在凜冽的晨風中獵獵作響,更添幾分威嚴。
“這就是軍列啊!”劉福來忍不住驚歎道,眼睛瞪得老大。
他活了四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火車。
劉兆豐也是連連稱奇:“額的老天爺,這火車長得可真威武!跟個大鐵龍似的!”
其他人更是興奮得不得了。
劉紫蘇仰著頭,小臉幾乎要仰到天上去了,她拽著劉茂財的衣角,激動地嚷嚷:“爸!你看這火車,比咱們在畫報上見的還要大!它會不會像故事裡說的那樣,能日行千裡啊?”
劉青鬆和劉蒼岩兩個半大小子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趁著大人們說話的工夫,悄悄溜到車廂旁邊,小心翼翼地伸手觸摸冰涼的鐵皮車廂。
“這鐵皮可真厚實!”
劉青鬆壓低聲音對劉蒼岩道:“額敲了敲,聲音悶悶的,跟咱們村裡的鐵桶完全不一樣!這不會是鋼板吧?!”
劉蒼岩也跟著摸了摸,入手冰涼,他又錘了一拳。
“哎呦!臥槽!”
“這像是錘在石頭上一樣咧!!”
“哈哈哈……”
許美娟她們則站在稍遠的地方,既好奇又有些畏怯地打量著這個龐然大物。
王鳳儀拉著許美娟的胳膊,小聲嘀咕:“這火車怎麼連個窗戶都沒有?坐在裡麵豈不是悶得慌?”
許美娟雖然心裡也打鼓,但還是強作鎮定:“既然是部隊的安排,肯定有他們的道理,咱們跟著走就是了。”
就在這時,
負責接應的軍官快步走來,恭敬地對劉樹義敬禮,然後說道:“首長,一切安排妥當,請上車!”
隨著他的話音,早有戰士打開了其中兩節車廂的門。
這兩節車廂顯然經過簡單改造,內部加設了長條木板凳,雖然簡陋,但還算整潔。
頭頂掛著幾盞昏黃的電燈,光線雖然暗淡,但足以照亮車廂內部。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機油、塵土和金屬混合的特殊氣味,這是常年運輸軍用物資留下的痕跡。
“請大家按順序上車,注意腳下。”劉樹義的副官轉身對眾人囑咐道。
在他的指揮下,人們開始有序登車。
劉樹德在老伴吳秀婷的攙扶下,率先踏上鐵製的台階。
他雖然年事已高,但步伐依然穩健,他伸手摸了摸車廂門框,感慨道:“這鐵家夥,比我們當年打仗時坐的運輸車強多了。”
劉福來兄弟幾個跟在父母身後,一邊上車一邊不住地打量車廂內部結構。
“這凳子雖然硬了點,但還挺結實。”劉福來用手按了按木板凳,滿意地點點頭。
年輕人們則對車廂裡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劉白楊指著車廂頂部的透氣孔問:“青山哥,這些小洞是乾什麼用的?”
劉青山笑道:“這是透氣用的。軍列經常要長途運輸,沒有窗戶,就得靠這些氣孔通風。”
劉蒼岩一上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車廂儘頭,扒著透氣孔往外看。
“額能看到站台!”
他興奮地大喊,“就是洞口太小了,看得不過癮!要是再大點就更好了!”
劉青鬆笑話他:“你就知足吧!能坐上軍列已經是天大的運氣了,咱坐這軍列,中間都不用停的,直接就到了保定,快的很!”
王鳳儀她們上車後,先是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環境,然後開始忙著安置行李和老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鳳儀細心地給婆婆吳秀婷找了個靠裡的位置,又拿出準備好的軟墊墊在凳子上,“娘,您坐這裡,靠著車廂壁能舒服些。聽青山說,這得坐大概十個小時哩,時間長!”
許美娟則忙著清點隨身攜帶的乾糧和水壺,生怕路上不夠用。
王二妮則是個細心的,她特意帶了幾塊乾淨的布,分給大家墊著坐,“這木板凳粗糙,彆把褲子磨壞了。”
就在大家忙著安頓時,
劉樹義的副官與軍官完成了最後的交接手續,“感謝你們的安排。”
“首長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軍官再次敬禮,目送著他登上列車。
隨著車廂門緩緩關閉,一陣輕微的機械聲響傳來。
車廂內的燈光微微閃爍,隨即穩定下來。人們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等待著列車啟動的時刻。
突然,
一聲悠長的汽笛聲劃破清晨的寧靜,列車微微一震,開始緩緩移動。
車輪與鐵軌撞擊的“哐當“聲越來越密集,列車明顯在加速。透過車廂高處的小透氣孔,可以看到站台的景象開始向後移動,速度越來越快。
這突如其來的推背感讓原本安靜的車廂瞬間沸騰起來。
“動了動了!額的老天爺!”劉青鬆一個趔趄,差點從硬木長凳上滑下來,趕緊死死抓住旁邊的扶手,“這勁兒比拖拉機猛多了!”
他這一嗓子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車窗……
不,是車壁上那些高處的透氣孔。
劉青鬆一個箭步竄到最近的一個透氣孔前,踮起腳尖往外張望,隨即發出一聲更響亮的驚呼:“額的娘誒!外麵的樹跑得跟飛一樣!比咱們坐的吉普車快多了!“
這話頓時引起了轟動。
原本安坐在長凳上的人們紛紛起身,爭相擠到那幾個狹小的透氣孔前。
透過這些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窗口,可以看見外麵的世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後退:田野、村莊、電線杆,所有景物都連成一片模糊的色帶,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飛速抽走。
“這……這也太快了!”劉福來扶著車壁站穩,望著窗外飛逝的景色,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這個習慣了牛車“噠噠“聲和拖拉機顛簸的中年漢子,第一次體驗到了什麼叫真正的速度,“這鐵家夥是吃啥長大的?咋這麼大勁兒?“
他的話引起了男人們的一陣哄笑,但笑聲中更多的是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