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軒為了這次的見麵。
他特地把自己關在家裡連著畫了幾天的圖紙。
幾天後他就和李士森帶著圖紙一起去見了那位又公先生。
一並在場的還有華國的幾個核能專家。
或者核物理教授。
這些人都是華國科研的中流砥柱。
而他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一個。
那就是檢驗周鴻軒設計的這個可控核電站是否真的可行。
在經過簡單的交流後。
周鴻軒就將自己準備的那些圖紙和那些專家還有教授進行講解。
他這一講解就是一整天。
會議室裡的黑板也是畫了又擦,擦了又畫。
一直從早上講到晚上。
在這期間,所有專家都是從一開始的懷疑變成後來的震驚。
等到周鴻軒講解完自己的設計後。
那些專家教授都是一臉受教的模樣。
又公先生看到這一幕也知道周鴻軒這個設計顯然是有點東西的。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是另一個問題。
這個可控核聚變電站是現在建還是等以後。
因為如果要建,其中投入的成本是普通核電站的十倍不止。
而成本還是其次的。
主要還是華國現在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將這個核電站搞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那就不是周鴻軒要考慮的。
因為這件事,又公先生特地將華國的高層聚在一起討論一番。
這一討論就是七天。
七天後,又公再一次見到周鴻軒並告訴他華國的決定。
建造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的可控核電站。
並且任命周鴻軒為這個項目的技術指導。
但在建設核電站的過程,他有絕對的決定權。
就算這個這個項目的領導者也需要聽他的安排。
這個誠意可以說非常的大。
以至於周鴻軒都有些壓力。
但同時他心裡也對這個工程充滿了期待。
這是一個可以足以改變人類曆史的工程。
而自己將會親自參與其中。
在做出決定後。
華國就開始大規模調動國內的資源。
巧的是剛好這個時候華國的第一個核電站項目已經立定。
就連建核電站的地址都選好了。
既然現成的地方已經有了,那乾脆就將原本的項目改掉。
所有參與建設的施工隊還有工作人員都被編入周鴻軒這邊項目裡來。
為了儘快將這個可控核電站給搞出來。
華國也是從全國各地召集各種人才還有資源。
因為還有前期的征地還有基礎建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周鴻軒暫時不需要去實地工作。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最核心的圖紙給搞出來。
彆看他上次花了十天的畫了一堆的圖紙。
實際上那些圖紙隻能算草圖。
真正的細節還有技術參數這些都需要他來搞定。
這些東西這會都存在他的大腦裡和他儲物戒指裡。
隻是就這麼貿貿然拿出來肯定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