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任京畿機要監察督官,我想請你帶上兩人。”無情終於開口。
“這個臨時職位,能帶一小隊下屬。
你現下隻有六人,我想讓你帶上我們的兩人,一同建功立業。”
沈嚴點頭輕笑:“我還以為你們並不看重官職呢。”
“怎會不在意,”無情苦笑道,“你不知饑渴,你是二品官員,我們六扇門……你也清楚,官階一直不高。”
此嚴不虛,六扇門隸屬於三司,即便四大名捕,官職也不算高。
處理江湖事務,這點官職已然足夠。
但因常與官府打交道,官階過低難免受製於人。
所以無情想讓兩人加入沈嚴隊伍,借此積累功勳。
要知道,沈嚴的“京畿機要監察督官”之職雖為臨時,僅數日,但結束之後,必有一番豐厚功勳。
這般輕鬆又有機會得功勳的機會,實屬罕見。
“無妨,都是得力之人,鐵手和追命,都交給你。”沈嚴自然應允。
他對四大名捕本就欣賞,日後還需頻繁合作,這點小事定當相助。
“兩人為助也好,三人為助也罷,那就派三人過來吧。”沈嚴痛快答應。
無情愣了一下,隨即露出少有的笑容。
“多謝。”
說完,他便喝儘了杯中的酒。
沈嚴卻疑惑地說道:“無情,此事定是有人給你出了主意。”
提及此人,無情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正是,此人也是我向你推薦的一位。”
沈嚴忽然意識到,自己之前幾份奏折皆由無情代筆完成。
當時他還建議沈嚴尋覓一位師爺。
難道是這樣的人物?
無情說道:“前些日子,鐵手在處理一件棘手案件時,偶然得到這位高人的指點。”
“此人雖腿腳不便,卻是個內政全才。”
“刑法、錢糧、智謀……無一不通。”
聽到此話,沈嚴頓時來了興趣。
正如無情所說,沈嚴如今權責漸增,公務、書信、奏折日益繁雜。
若無得力助手,確實棘手。
總不能一直麻煩無情吧?
於是沈嚴立刻說道:“哦?那我倒要會會這位鄔先生。”
“哈哈,此人為當世奇才,性格孤傲,你得親自相邀才行。”無情笑著搖頭。
沈嚴心中更加好奇,自己身為錦衣衛副指揮使,正二品官員,竟還需親自登門請一位師爺。
若非無情高度評價此人,他絕不會相信世間竟有如此奇人。
沈嚴問清了對方住址後,換上便裝,獨自前往一處幽靜的小院。
敲門後,一個小廝出來詢問。
“請問鄔先生是否在此?”
“確實在,隻是鄔先生正在午休。”
沈嚴思索片刻,想起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自己為何不可效仿?
“不妨事,我願意在此等候鄔先生醒來。”
直至日暮時分,鄔先生才緩緩現身。
沈嚴也從打坐中起身。
“您可是鄔先生?”
“閣下莫非是錦衣衛副指揮使沈嚴沈大人?”
那位溫文爾雅的中年書生微笑反問。
“正是。”
“大人是否欲聘我為幕僚?”
“正是。”
沈嚴暗自感慨,與這般聰慧之人交談果然痛快。
“大人不妨先聽聽我的要求:第一,月薪三百兩銀子,每日需享用江南菜;”
“嗬嗬,彆說三百兩,若先生確是人才,每月千兩又有何妨?”
“大人莫要取笑,在下之所以開此高價,實因自身價值如此。
第二條便是,隻需一位幕僚足矣,無需再招他人。”
“哈哈,本官欣賞先生這份自信,此點自然無妨。
還有彆的嗎?”
“第三點,則是希望大人三年內前往江南一遊。”
沈嚴點頭應允:“好,鄔先生,本官答應你。
不過,先生能否也讓本官看看你的本事。”
鄔思道頷首淺笑,自行落座說道:
“大人眼下有三大隱患。”
“其一,晉升過速,同僚心存嫉妒,意圖顛覆你,置你於死地。”
“其二,聖上壽辰將近,朝廷內部必然重新布局,你難以避免牽連,稍有不慎便會全盤皆輸。”
“其三,京城藏龍臥虎,江湖豪傑、藩王密探、外族細作,危機四伏。”
沈嚴聞嚴大驚,麵容凝重,目光意味深長地注視著鄔思道。
“鄔先生進京幾日了?”
“三日。”
沈嚴再次驚歎,僅僅三天,便能將京城局勢剖析得如此透徹,真乃奇才。
“針對以上隱患,先生可有良策?”
“應對第一條:三日內清除異己,成為指揮使,掌控錦衣衛,否則後果堪憂。”
“至於第二條:借助多方力量,與東廠、英國公府及六扇門結盟,穩固根基。”
“最後一條,京城雖險象環生,但亦蘊含無限機會,須以雷霆手段震懾各方,樹立威名。”
沈嚴聽罷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