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不僅是謀士,還精通錢糧、統計及刑律等事務,他的加入讓這次行程顯得尤為從容。
前往山南道的路途便捷,隻需沿著大運河行進兩日便可抵達。
數十艘大船浩浩蕩蕩駛出,其中最大的一艘樓船便是沈嚴乘坐的。
此船華麗非凡,共有三層,設有議事廳、書房和娛樂室等設施。
離開京城後,沈嚴倚靠在船欄邊,倍感舒暢,全身充滿前所未有的輕鬆。
近段時間,京城複雜的局勢令他疲憊不堪,而此次出差正是為了放鬆身心。
有鄔思道這位智謀過人的謀士同行,賑災事宜完全無需他費心。
無論是文書還是錢糧,鄔思道皆處理得井井有條。
沈嚴隻需欣賞沿途運河風光,享受片刻閒適。
途中還可攜美人同遊,飲酒作樂。
聽阿碧吟唱江南小調,看晗香公主表演異域舞蹈,偶爾逗弄王語嫣。
這般從未體驗過的愜意生活,讓沈嚴沉醉不已。
僅僅一天,船已行駛一段距離。
當晚,他們在名為山陽城的地方停泊休息。
郡縣官員已在岸邊恭候多時,畢竟這位途徑此地的欽差大臣,是聲名顯赫的錦衣衛指揮使。
年紀輕輕便官居太師、太傅、太保。
可以說,在品級、威望和實力上,大明王朝無人能及。
這些郡縣官員怎敢有絲毫懈怠?一接消息,立刻在碼頭準備迎接。
迎接場麵之宏大,儀仗之隆重,前所未見。
沈嚴的船隻終於緩緩靠岸。
他下船後,郡縣官員紛紛跪下行禮。
沈嚴淡然說道:“本欽差隻是路過此地,無需多禮,隻需找處行轅即可。”
即便如此,那些官員也不敢放鬆警惕。
當晚宴席十分豐盛,但沈嚴卻說道:“如今山南道受災,你們這樣鋪張浪費,豈不是讓我陷入不仁不義之地?”
地方官員跪伏在地,麵露惶恐之色。
沈嚴接著說:“本欽差不會怪罪你們。
你們縣城位於運河岸邊,每年經過的達官貴人眾多。
但如果每次都是這般奢侈的宴席,實在太浪費了。
你們附近的山南道,百姓顆粒無收,正在挨餓。”
“看看這排場,這宴席,卻顯得歌舞升平。”
沈嚴厲聲喝道:“今後隻要我還是錦衣衛指揮使,誰再敢如此鋪張,我的錦衣衛便會徹查此事。”
在場官員無不心中一震。
每個郡府、縣城都有錦衣衛,若他們要調查這樣的宴席,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對那些習慣了奢靡生活的官員卻是災難。
沈嚴表示,他會寫奏折上報,各地衙門不久將收到通知。
以後錦衣衛將監督各地的奢華宴請。
這一舉動讓山陽的官員們驚恐不已。
原本想巴結討好,結果適得其反,實在晦氣。
有了錦衣衛的監管,公開吃喝變得困難起來。
幸好這次欽差大臣並未多說什麼。
當看到欽差大人的樓船時,眾人無不震撼。
山陽,行轅。
沈嚴身為欽差大臣,每到一處都會召集當地官員,了解地方情況。
這既是形式,也是朝廷對地方關注的一種體現。
同時,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發現潛在的問題或人才。
沈嚴同樣如此,無論是郡守、縣令還是主簿、典史這樣的小吏,他都予以接待,幾句鼓勵的話語便能讓這些官員激動不已。
然而,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沈嚴得知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作為山陽縣令上級的郡守竟然對他表現得格外客氣,甚至隱約流露出畏懼之意。
這非常反常。
據鄔思道分析,或許這位山陽縣令背後有著強硬的靠山。
但沈嚴對此表示懷疑:“如果他的後台很強硬,又怎麼會甘願擔任區區縣令?”
沈嚴仔細打量那位縣令,隻見他相貌平平,身形微胖,並無特彆之處,也看不出有何非凡之處。
“若非明日需趕往山南道,我倒很想查清楚此事。”沈嚴喃喃自語後便準備休息。
忽然,一陣破空聲傳來,他迅速衝出屋外。
隻見一支袖箭帶著鋒利之勢射向他,但箭上綁著手帕,顯然並非取他性命,而是傳遞消息。
沈嚴接過後,一名黑衣女子已不見蹤影。
此時,石奎也趕到現場,查看袖箭與手帕上的字跡後問道:“是位女子。”沈嚴白了他一眼:“男人怎會用這種方式送信。”手帕上的字跡娟秀優雅,絲毫不遜色於名家之作。
京城中,這樣的字跡雖少,卻也能賣個幾十兩銀子。
“真美。”沈嚴讚歎。
帕上寫著“若欲知詳情,密探紅蓮寺”。
沈嚴愣住了,紅蓮寺?送信的女子究竟是誰?這紅蓮寺又有何特殊之處?一切需他親查。
恰巧,老瘸子也趕到。
沈嚴將手帕遞給他,看他是否能找出更多線索。
本是來山南道賑災散心,不想竟要破案。
這欽差當得有些無奈,但也勾起了他的興趣。
老瘸子接過手帕,讚字跡極佳,已達書法高境。
顯而易見,那姑娘匆忙中做出此決定,以手帕為紙,樹葉汁為墨,樹枝為筆。
“約莫十六歲,這般雅致手帕,唯她們喜愛。”
“她出身書香世家,卻習得一身本領,應出自武林名門。”
“定是你近日聲名鵲起,她才尋到你。”
沈嚴對老瘸子的洞察力佩服不已,僅憑手帕就得出如此多信息,實乃神捕。
然而,老瘸子忽然開口:“大人,可否將這手帕贈予我?”
沈嚴打了個寒顫,驚異地看著他:“咳咳,彆誤會,我曾是讀書人,也愛書法。”老瘸子尷尬地笑了笑。
“這可是姑娘之物,你拿走怕惹人閒話。”沈嚴笑著把手帕收回。
"不如這樣,那女孩既然求助於我們,待幫完她後,讓她給你寫幅字如何?比這強得多。”沈嚴說道。
喜歡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請大家收藏:()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