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警惕地注視著踏浪而來的青年,眼中滿是怨毒。
沈嚴望著其中氣度非凡的男子,輕笑問道:“崔大公子?”
崔公子目光中透著深深的恨意,“若不是你……我的家族不會被滅門,所有努力化為烏有。”
就在崔公子怒不可遏之際,黃老邪、況漁夫、老瘸子、石奎紛紛現身。
“崔兼,你這個民族的敗類,今日難逃一劫。”
況島主冷笑一聲。
崔家大公子見到走出的三人,愈發驚恐。
一個強敵就夠他們應付了,如今這麼多高手齊聚,無疑雪上加霜。
那位東瀛倭寇首領顯然明白自身難保,暴吼一聲,直撲眾人中看似最弱的石奎。
"瘸子老頭,你覺得我是好欺負的嗎?"石奎眉宇間滿是不悅。
"哈哈,你是不是好欺負的我不知道,但我確信這家夥沒長眼睛選錯了對手。”老瘸子輕笑。
就在話音未落時,那倭寇首領淩厲的一擊已然襲至石奎麵前。
此人東瀛武藝已達巔峰,即便與老瘸子相較也毫不遜色。
可惜,他今日麵對的是修仙界的石破天。
結果可想而知,石破天一閃即逝,便將倭寇首領擊飛。
對即將邁入傳說境界的石破天而嚴,這種匪首不過是送上門來的試煉對象罷了。
"下一個。”石奎怒火中燒,目光轉向目瞪口呆的崔大公子和江湖敗類的首領。
二人齊聲怒喝:"一起上!"
片刻後,縱橫沿海多年的崔大公子便命喪此島。
其餘餘孽亦被沈嚴等人儘數擊殺。
這股號稱兩萬的"倭寇"連岸都未登,便全軍覆沒。
沈嚴自然不會放過這些高手的遺體,取走靈力之餘,還將崔家大公子等人的財寶洗劫一空。
"走吧,這些匪首已被伏誅。
不過那巨島及其上的人,還需接管。”況島主說道。
最終,在他的提議下……
他從多方調集了千餘名部下,準備接管這座巨島。
“沈兄,此島能否賜予朝廷之名於我?”況島主沉思片刻後笑道。
沈嚴稍作考量,若況島主實力增強,便能成為抵禦外敵的重要屏障。
且有他在,亦無不可。
“好,此島便賜予你。
但須接受朝廷任命。”
“無妨,黃島主非大國師乎?我願效仿。”
陸神仙所薦之人,沈嚴仍信服。
況島主喜好海上生活,授其官職,彰顯朝廷對該地的管轄權。
巨島周邊島嶼亦可開發,種植經濟作物或捕魚采珠皆有利可圖。
況島主治理之地有序,相信此島在他治理下,必能展現其才華。
沈嚴等人登島後,幾乎未遇抵抗。
崔家子弟及江湖敗類均投降。
崔家高手儘歿海底,島上戰鬥人員不足兩千,實力薄弱,難以抵擋。
得知大軍覆沒,這些人驚恐求饒。
況島主請示沈嚴後,將這些敗類處決。
如此惡徒,無需憐憫。
隨後,沈嚴召集島上數萬民眾,其中有被俘奴隸,也有被迫勞役者。
根據沈嚴的安排,所有願意返鄉的人都得到了銀錢,被護送至海岸,獲得自由。
而選擇留下的人,則分得了田地、糧食和資金,以繼續開發島嶼。
從今往後,他們不再是奴隸,而是這片土地的合法居民。
最終,超過半數的人決定返回故鄉,但多數人因適應了島上的氣候與環境,更傾向於成為永久的海島居民。
次日,況島主的手下接管島嶼的同時,協助離島者前往海岸,並提供路費。
至於崔家多年累積的財富以及倭寇所藏匿的資金,全數被沈嚴收繳。
這些錢本取自沿海百姓,現在又重新回饋給了他們。
沈嚴與黃老邪、況島主分彆後,相信東海有這兩股力量守護,未來五十年內江南沿海將免受倭寇侵擾。
消息傳到台舟府,全城歡騰。
官民燃放鞭炮慶祝,如同節日般熱鬨。
台舟府依賴東海資源維生,近年來因倭寇橫行經濟受損嚴重,如今隱患消除,各行各業得以複蘇,民眾的生產熱情空前高漲。
當天,一些勇敢的漁民便出海作業,接連兩日平安無事,百姓們陸續湧向海邊。
他們發現果然再無倭寇身影,連曾經盤踞東海的匪徒也現身岸邊,承諾今後絕不會騷擾漁民。
這些匪徒更表示,將作為抵禦倭寇的首道防線,讓漁民安心,並推出優厚條件吸引移民海島。
隻要願意成為海島居民,便能獲得更安全、更全麵的保障,同時還能分得島上部分土地。
一些處境不佳的百姓,見此優待政策,紛紛遷居海島。
對此,沈嚴向台舟知府通報了情況:“如今,他們雖非匪盜,卻仍是我大明子民,需受朝廷管束。
今後,你應與況島主協作,他們向朝廷進貢之事不可懈怠。”
台舟知府心中驚異,他原以為武國公僅剿滅倭寇,未料竟連崔氏一族也被全殲,更令人意外的是,還招撫了海島上的勢力。
沈嚴的能力,又一次讓知府對其刮目相看。
“武國公放心,下官定與況島主和睦共處。”台舟知府恭敬應諾。
“很好,歸來的民眾也須妥善安置。”至此,沈嚴此次巡視的任務圓滿結束。
無論於璞的變革成效,還是東南沿海的倭患問題,在沈嚴強勢手段下均得到了解決。
當沈嚴一行返回臨安時,知府黃塘攜江南權貴,出城十裡迎接這位“大魔王”。
起初,江南權貴對沈嚴充滿敵意,但其上任後為江南帶來了諸多貢獻。
近日,江南百萬民眾皆感念朝廷恩澤,頌揚皇恩武德。
而沈嚴平定倭患,更是為江南帶來巨大福祉。
臨安權貴目睹數萬民眾夾道歡迎,十分驚訝。
畢竟當初沈嚴離城時,他們還歡送如送彆瘟疫。
如今他歸來,景象已截然不同。
喜歡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請大家收藏:()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