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一月急行軍,大軍終抵南越。
此時,英國公正著手整合西川、滇南的部隊,準備投入前線作戰。
沈炎對此無暇顧及,僅能在越州處理瑣事。
甫至越州,便遇難題。
當地南蠻越民受不明勢力煽動,突然襲擊大明官府,五縣一府均遭受衝擊。
在沈炎到來前五日內,已有兩名縣令遇害,更有德高望重的教諭及數名中原學子於新建學堂中慘死。
他們本意是來輔助南越教育,教導當地百姓。
然而剛到沒多久,便遭遇越民襲擊。
消息傳來,南越各州一片緊張,漢民更是恐慌不已。
沈炎得知後,立刻召集越州官員了解情況。
據地方官說,越民可能與南越國有所聯係,因此才對官府展開襲擊。
聽說武王和英國公率軍抵達,他們便逃入深山。
沈炎正準備命令萬餘武林人士進山圍剿時,被鄔思道勸止。
“王爺,此事有疑點,不可輕信地方官一麵之詞。”老瘸子也附和道:“據我們錦衣衛密探所報,此事並非全因越民。”
沈炎愣了一下,隨即點頭同意回行轅詳談。
回到行轅後,老瘸子喚來越州密探,讓他向指揮使彙報。
“指揮使大人。”那個胖密探恭敬地跪下。
沈炎和鄔思道有些驚訝,以往見到的密探都精明乾練,而這名越州密探卻像個商人。
“大人切莫小看他,他在越州五年,從未暴露身份。
不僅搜集了大量情報,還利用身份為錦衣衛增加了不少收益。”
沈炎和鄔思道聽後,對這不起眼的小商人生出敬意。
誰料這貌不驚人的商人竟是位重要密探。
“你叫什麼名字?”
“回大人,我姓安,名民。”那胖密探激動地回答。
"這個名字很好,朝廷裡的那些高官聽到你的名號,必定會十分欣賞。”沈炎調侃了一句後,便詢問起越州的具體情況。
這名體型肥胖的錦衣衛密探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搜集到的所有情報,事無巨細地彙報了出來。
他心思縝密,言辭之間條理清晰。
既不過度渲染,也不故意隱瞞,重要信息都簡潔明了地總結成一句話。
"不錯,沒料到南越竟有這樣的人才歸於錦衣衛麾下。”沈炎聽完後稱讚道。
看到密探的實力後,沈炎取出一瓶玉髓丹作為獎賞,並給予鼓勵。
這位密探興奮得連連感謝。
"行了,你先下去吧。”
等密探離開後,沈炎皺眉說道:"沒想到南越官府如此歧視、欺壓越民。”
"是啊,他們本屬南越國,我們奪下這幾州後,他們就成了我大明的子民。”
"儘管朝廷多次強調不得過度壓迫他們,要一視同仁,但有些地方官為斂財,又擔心越民勢力壯大,便采取了這種極端做法。”鄔思道分析道。
"那先生有何良策?"沈炎問道。
"越州官府雖行事過激,但目前特殊時期,仍需采取強硬手段,同時對已歸順的越民首領給予安撫。”沈炎和老瘸子點頭同意:"就按先生所說辦吧。”
第二天,越州各地頒布了幾項極為苛刻的法令,同時對已歸順的越民首領進行封賞,以穩固他們對朝廷的忠誠。
完成這些後,對於那些依然作亂、襲擊官府的越民,則必須采用雷霆手段予以鎮壓。
在沈炎的命令下,近萬名"武王軍"進入山林追捕逃竄的越民。
這些越民敢於殺害官員,不僅是因為遭受了嚴酷的欺壓,還因受到南越國的煽動。
這些人難逃一死,留著隻會成為隱患。
數千武林人士雖不熟悉南越地形,但其中不乏擅長追蹤的高手。
因此,徹底剿滅那些凶悍越民並非難事。
沈嚴在平定叛亂之時,也不忘整治那些貪官汙吏。
這些人仗著偏遠之地,肆意妄為,儼然一方土皇帝。
此次叛亂,他們難辭其咎。
沈嚴對他們嚴加懲處,同時給予順從的越民幫助。
然而,這還不夠。
據鄔思道建議,戰後需將越民遷往北方各郡,分散其聚居地,以防再次生變。
這隻是戰後的治理方案。
由八千武林人士組建的“武王軍”進展順利,至午後已返回大半。
據帶回的首級數量推測,他們此番巡山,擊殺不少叛民。
但至夜晚,仍有千餘人未歸。
許多人焦慮不安。
進山前,老瘸子將眾人分成八隊,每隊約千人,分頭搜尋叛民。
如今隻歸來了七支隊伍,剩下兩支音訊全無。
眾人心緒不寧,擔憂漸起。
沈嚴與石破天商議後,決定分頭進山搜尋。
即便夜深露重、荒山野嶺,於兩位傳說境強者而言皆不足懼。
喜歡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請大家收藏:()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