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嚴冷笑。
“好,那就讓我們在戰場上見真章。”
“對了,鄔先生,請給吐蕃的鳩摩智發送密信,讓他也做好準備,伺機打擊莫臥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遵命,王爺。”鄔思道拱手應下。
此刻,高勇和老瘸子早已按捺不住戰鬥的渴望。
沈嚴同時命令錦衣衛全員備戰,誓要在戰場上為逝去的同伴複仇。
不出所料,當莫臥兒帝國兩位傳說級強者死亡的消息再度傳至京城,原本主和的一派很快失去優勢。
最終,莫臥兒皇帝決定派遣八萬精銳,支援南越,反擊大明。
這一回,莫臥兒帝國可謂傾儘全力。
為了震懾大明,莫臥兒派遣了三千大象重騎兵。
這支規模驚人的部隊堪稱罕見,要知道整個莫臥兒帝國也不過八千大象重騎兵。
當這支龐大軍隊啟程時,吐蕃、越州城的沈嚴、邊境的英國公張英以及南越的戰神老將均收到準確情報。
眾人表情複雜。
吐蕃雖已準備偷襲,但深知自身實力遠遜於莫臥兒。
若單純防禦尚有把握,但若發起突襲,即便成功也會損失慘重。
“小可汗莫憂,武王承諾會親率錦衣衛支援我們。”鳩摩智對一位吐蕃年輕貴族王子說。
“武王即便來,也不過三千錦衣衛,這點兵力……”年輕貴族依然愁眉不展。
“三千錦衣衛,您該記得他們的戰績!”鳩摩智笑道,“不過莫臥兒並非北疆弱小部族,而是與大明實力相當的大國,且帶來了三千大象重騎兵。”
……
儘管大魔王威名遠播,但吐蕃貴族青年仍心存憂慮:“國師,我軍兵力有限,難道真要正麵迎敵?”
鳩摩智看著猶豫的青年說道:“小可汗,這是我們的機會。
想想看,如果我們袖手旁觀,莫臥兒勝了是否會趁勢進攻我們?”
青年沉默無語,答案顯而易見。
即便他們避戰不攻,一旦莫臥兒得勝,回程時必會乘勝追擊。
這毋庸置疑。
“好,動手吧。”
吐蕃貴族青年終下決心。
“國師,那位大明武王還要多久到?”
“小可汗請寬心,武王既說會準時到,絕不會失信。”鳩摩智見小可汗下定決心,也鬆了口氣。
他本擔心這位稍顯怯懦的可汗會向莫臥兒妥協。
吐蕃內部也有兩派,一派傾向與大明結盟,另一派則傾向與莫臥兒。
密宗以鳩摩智為首,自然更傾向於與大明結盟。
因為大明支持他們在吐蕃的宗教地位。
更重要的是,大明給予吐蕃更大的自治權,更符合吐蕃人的利益。
若與莫臥兒結盟,支持大雷音寺的一派將取代密宗掌控吐蕃宗教。
所以這場仗必須打,不僅是為密宗,也為吐蕃。
如鳩摩智所料,大明武王沈嚴沒讓他們久等,很快抵達。
得知莫臥兒決定增援時,沈嚴已帶錦衣衛趕來。
見到沈嚴和錦衣衛大軍,鳩摩智與吐蕃貴族青年皆喜。
“武王。”
“讓二位久等了。”
寒暄後,立即商議。
此次,莫臥兒來勢洶洶,似要擊潰大明。
南越也在邊境增援五萬大軍。
決戰來臨。
“武王,莫臥兒大軍離此二百裡,有何建議?”
吐蕃貴族看向沈嚴。
儘管吐蕃軍眾多,但仍重視沈嚴這個大明武王。
“小可汗,於此設伏如何?”
鄔思道捋須說道。
“在此設伏可行?”吐蕃貴族青年遲疑道,“此地設伏,恐被察覺。”
沈嚴輕笑:“正要他們知曉我等在此守候。
偷襲無異於癡心妄想,聽說他們有支雄鷹偵查隊,極為敏銳。”
鳩摩智附和:“武王所言極是,強攻不如正麵迎戰。
此乃必經之地,無需多慮。”
吐蕃青年略作沉思,點頭應允:“既如此,依諸位之見行事。”
沈嚴看他憂色,安慰道:“小可汗寬心,我與錦衣衛為先鋒,隻求貴軍助我等布防。”
此言讓吐蕃青年心中稍安。
吐蕃非大明,財力有限,兵力亦非強項。
此次隨行不過數萬人馬,他不願全軍覆沒於此。
幸有大明武王領頭,傷亡可減至最低。
即便未能大獲全勝,隻需拖住一二日,以達目的。
莫臥兒此次增援南越,意在提振南越士氣。
吐蕃隻需阻撓,拖延時間,儘力殺傷敵軍即可。
據吐蕃青年估算,堅持兩日足矣。
屆時大明當已擊潰南越,敵軍便不足為懼。
……
另一邊,莫臥兒大軍正疾速逼近。
“前方即死亡峽穀,峭壁最宜設伏,吐蕃人必已在此布陣。”
莫臥兒將軍稟報。
“哦?吐蕃竟敢公然挑釁,實在令人不悅。”六王子冷笑,“古麗將軍,強闖需付出何種代價?”
喜歡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請大家收藏:()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